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法务专线:021-62668070    13901844859    咨询QQ:470208613、290303712    投稿/投诉信箱:fcy021@qq.com
字号: 收藏
分享到:

学佛之人应该如何修行?

2024-04-22 10:41 来源: 丰财园精舍


所谓的修行就是修心,修正我们的思想、言论和行为这三个方面,因为,言论和行为都是受思想控制,所以说修行就是修心。
 
其实,修行也就是修正我们的身、口、意三业,通过修行来改正身、口、意这三个方面行为造作,从而做到内心清净,没有妄想杂念。然后在这个内心清净、与世无争的基础上去做一个好人,做一个有利于社会的人。只有在做好人的基础上,才能谈后面的修行,谈出离解脱,谈普度众生,谈成佛论道,否则修行就是一句空话。
 
我们都清楚,佛教修行首先要做到信,也就是要有一颗虔诚心,这个虔诚心是一切修行的基础,没有虔诚心就谈不上修行,哪怕你当下有心修行,时间一长也很容易产生放弃的念头。所以,我们要先理解佛教的基本理论,来奠定我们修行的信心。
 
关于佛教的基本理论前面的文章已经做过详细的说明,总结起来就是三个方面,第一、众生平等,佛教强调世间所有众生都是平等无差别的,人与佛是平等的,人与三界其他众生也是平等的,所以这个众生平等是佛教理论第一基础。
 
第二、深信因果,佛教说世间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生,这个因缘和合就是佛教中的因果法则,是前因后果的一种关系。
 
第三、神识不灭,这个神识就是佛教中的阿赖耶识,它是存储我们无始劫以来的所有业因的地方,阿赖耶识也是三世因果论的理论依据。
 
我们明白了佛教的基本理论,才能对佛教、对教导我们的老师,也就是菩萨和佛生起坚定的信心,有了这个信心就具备了修行的基础,建立好基础我们才能进入到修的阶段。佛教对于修行有四个步骤,分别是“信、解、行、证”,信就是信心,就是相信,关于信前面已阐明,就是了解佛教的基本理论。
 
解就是解悟佛法经书的义理,这个属于文字类的理解,要通过佛教典籍去学习修行的方式方法。行就是修行,进入到行才算真正的开始修行,前面的信和解都是修行的铺垫,所以行是修行的重点,成败就在这个行。证就是论证和证得,论证成果,通过前面的精进修行,最后要靠自己去论证去证悟,因为没有一个固定是成果可以修,一切都要靠自己去证悟,这个证就是佛教中的实相般若。
 
如前所述,佛教修行四步骤“信、解、行、证”,这个“行”是修行的重点,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修行呢?修行的重点就是戒、定、慧三无漏学,首先就是戒,戒律才是一切修行的核心所在。佛陀即将涅槃时就说过,我涅槃后,后世之人因以戒为师,方可修成得道,所以说,佛教中的戒律是修行的根本,如果不持戒那么就谈不上修行。
 
戒律又分为在家居士和出家僧众两种,在家居士需要持五戒、十善、六度等等,其中五戒是基本,就是说在家居士必须要做到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不邪淫、不饮酒。
 
出家僧众需要持比丘二百五十戒、沙弥十戒、出家菩萨戒等等,两者都是持戒,但是在家与出家有较大区别,主要是持戒的比重不同,在家居士相对较轻,出家僧众就更为严格。
 
我们修行能够严格遵守佛教戒律,接下来就可以修定,这个定就是禅定,打坐静思的意思,通过禅定能够把自己的心念安住下来就是定。有了定自然生慧,慧就是般若智慧,这个般若智慧不完全是聪明的意思,聪明是思想层面的体现,般若智慧是精神层面的悟性。
 
结语:
 
修行的最终目的是得圆满解脱,但是对于我们世俗人来说,修行就是改正自己不好的心念,从做一个好人开始,然后去修戒、定、慧三无漏学得智慧,有了智慧还要结合福德才能最终圆满成就。
编辑:明慧
法务专线:021-62668070  13901844859 | 传真:021-64756187 | 客服信箱:shijian021@qq.com
为报答天下父母养育之情、政府治化之德、社会各界维护之义、佛法僧三宝利乐之恩
普济畜生道愚痴之苦、饿鬼道惶惶之苦、地狱道无极之苦,故有丰财园在线佛教网
本网由中国佛陀教育协会、丰财园精舍联合主办
将此功德,回向十方法界。祈愿:三涂休息,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邪见众生,回向正道,悉发菩提心
持此功德,愿共六道一切众生早日脱离生死苦海,成就佛道!
Coryright © 2016-2021  丰财园在线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304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