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不需要刻意去追求什么
无求而自得,无为而成道
只有放下心中的执念和欲望
才能获得真正的内心平静和自在

在禅寺里有位年轻的僧人,他总是心怀追求,渴望在禅修中获得更多的领悟和成就。他每天刻苦修行,研读经文,却总感觉自己距离真正的开悟还有很长的距离。
有一天,老禅师对年轻的僧人说: “年轻人,你一直在向外寻求,这样是无法得到真正的领悟。 无求而自得,无为而成道,这才是禅的真谛。 ”
年轻的僧人听后不解的问道: “无求怎么能够自得? 无为又怎么能成道呢? ”
老禅师回答: “你试着放下所有,让自己的心回归自然,不要刻意去追寻什么,只是静静地感受当下的一切。 ”
年轻的僧人虽然还是不太明白,但他决定按照老禅师的教导去尝试。 他放下了所有的目标和期待,不再强迫自己,每天只是打坐、扫地、念经,一切顺其自然。
渐渐地,年轻的僧人开始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和自在。 他发现自己的心不再被外界所困扰,也不再被自己的欲望和执念所束缚。 他开始真正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内心的平静。
一天,老禅师召集所有的弟子,要他们分享自己的领悟。 年轻的僧人站起来,心平气和地说: “弟子以前总是向外追求,总想通过禅修获得更多的东西。 但现在我明白了,无求而自得,无为而成道。 只有放下心中的执念和欲望,才能真正地领悟禅的真谛。 ”
老禅师听后,满意地点点头: “你已经领悟了禅的真谛。 无求并不是说什么都不做,而是放下心中的执念和欲望,让自己的心回归自然。 无为而成道,就是通过顺其自然的方式,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自在。 ”
年轻的僧人感激地点头致谢。 从此,他更加深入地领悟了禅的真谛,成为了一位受人尊敬的禅师。
总有人会因为一些东西而迷失在前进的道路上,那些我们一直背着的东西,就叫做“放不下”。 我们的纠结辛苦,源于自己抓着那些早已过去的东西不放,使那些早已死去的事情还活在心里; 我们活得累,是因为我们背了太多装着“放不下”的包袱。
《六祖坛经》里问着: “道须通流,何以却滞? ” 《金刚经》 里答着: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
人的思想都是复杂的。 每个念头,念念都不停,思想也不停,所以首先要思想安定。 不安定是因为放不下,放不下的是什么呢? 是一个“我”字。 “我”的家庭、“我”的妻子、“我”的儿女……什么都是“我”,全部都是为了“我”。 既然放不下,也就提不起。 能够放得下,才能提得起。
因此,人生最大的成功就是拿得起,生命最大的安慰就是放得下。 一个人往往只有经历了漫长的人生跋涉后,才能最终明白生命的意义,并不在于获得而在于放下。 放下了才是真正自由自在,放下才是真正的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