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法务专线:021-62668070    13901844859    咨询QQ:470208613、290303712    投稿/投诉信箱:fcy021@qq.com
字号: 收藏
分享到:

安心在于虚!

2024-09-22 09:07 来源: 丰财园精舍

 

我们需不需要安心呀?当心不安定的时候,是不是起心动念的每一天,都超乎寻常地活跃和敏锐?现在很多人晚上睡不着觉,因为总是胡思乱想,就像刹车没有了,不受控制。
 
佛教一直强调认识自心,安定自心;善用心的能量,把心安住在应该安住的地方。但今天所见之处,大多数人都失去了安心之法。比如,做生意、搞生产,很多人并不是在行安心之法,而是在扰乱人心。现在有种说法,叫“互害时代”,就是大家都不讲规则,不讲利人。
 
憨山大师认为,安心之法在于一个字——虚。虚,就是需要般若智慧。洞悉万事万法如梦幻泡影,不值得眷恋,就能突破假相对你的迷惑,你的心就安了。
 

 
我们的心被这些“相”扰动着,成为了受害者。但是憨山大师说,也许你不是受害者。你怎么样认知这个世界,认识别人,包括你怎么样认识自己,跟我们的认知方式息息相关。
 
假如你的认知方法错了,那么干扰你的并不是外在的假相,而是你内在的态度,是你把梦幻泡影的当成了真实的。这在佛教里叫“认假作真”、“认贼作父”。也就是说,我们看不清诸多现象的本质,而徒受干扰。
 
于是,安心就在于你能认识自己的心。佛教讲“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心很大,尽虚空、遍法界,乃至于山川大地,都是我们的心。你选择什么样的行为,什么样的决定,什么样的维度,这些选择与万物之间,息息相关。
 

 

虚静

 

心体本虚,物欲交错,妄想集积,了无一隙,是以气蒸体昏,熠熠炎炎,而不安矣。故曰,物撤疏明,不撤则不虚,不虚则不明,不明则不安,故安心在乎虚。
 
为什么要保持虚静的心呢?
 
“心体本虚”,可惜,“物欲交错”,由于物欲而染污了自心。我们观察一下自心,没有欲望、不向外追求的时候,心是不是非常空明呀?原本空明的心为什么会产生欲望?是你的“三观”赋予的。这个好,那个不好;瓜子脸漂亮,苹果脸臃肿。
 
有了这种观念以后,喜欢瓜子脸的,就会围着瓜子脸转,天天给她唱好听的歌,送好看的花。于是物欲来了。我们现在往往欲望过多,男欢女爱、升官发财、贪图享受……欲望无处不在。
 
只要你的心不平,就有欲望。我刚出家时,就是不想再为自己烦恼。结果师父一个闷棍打下来:“你想得简单,出家都只为自己,那出家有什么用呢?出了小家有大家,小家为一家三口,那是小我小爱;出了大家要为大众,为法界众生担当。你没有这种担当的心,就不能说出家!”
 
这时候,更大的担当和欲望来了。但是这个欲望是清静的,它跟染污的物欲不一样。
 
以前有个老总跟我讲: “师父,我觉得做企业并不难,最难的是晚上睡不着! ”我问他为什么睡不着。 他回答说: “那么大一个企业,所有人的生计问题要由我来负责,所以我做梦都在想怎么挣钱。 ”
 
这就是用心过度,妄想纷飞。结果把自己的健康破坏了,心的灵动与无自性也失去了。当我们的心被各种物欲和妄想充斥以后,就会变实。古人说“虚其心,实其腹”,就是要强健体魄,但是心要空。心如果不空,就不明,就会失去觉照。
 
所以说,“气蒸体昏”。“气”是什么气?就是你的心气、欲望、妄想。今天大多数人不健康,原因就是欲望、妄想、纠结所致。它们把身体的气机给冲乱,营卫之气不能归于血脉,所以身体产生了各种淤堵。
 
贪心,在物质上淤堵;嗔恨,就在情绪上淤堵;愚痴,在纠结上淤堵。随着烦恼的淤堵,身体也开始淤堵。今天的亚健康乃至各种病症,大部分都是心因性病症。心因性病症,就是不懂修养内心而造成的。如果懂得修养内心,心就会保持空灵、虚静、无我、超然的状态。
 
有这种内心状态的人,随时随地倒头就睡,能量随时都是饱满的;一天二十四个小时都在奉献,但依然气色非常好。反观我们,成天都在躺平、睡觉,气色却并不好。因为睡觉的时候,我们并没有真正休息,还在妄想之中。
 
“熠熠炎炎”,身心就像火一样,无时无刻不在燃烧。今天很多人要么体虚,要么心火旺。这些都会导致身心不安。
 
“物撤则明”,当我们把物欲减除,内心慢慢空出地方,就有明觉的智慧。
 
“不撤则不虚”,假如不撤除物欲,不做减法,你的心就不能空;没有空的心,你能观照自己吗?往往都在物欲当中,把自己给沦陷了。
 
“不明则不安”,当自我的体验、观照以及自知之明没有发展起来,想安心都没法安。
 
所以,我们要把恶法欲去掉,把善法欲发挥起来。达到最低要求,就可以成就自己的真实利益,同时也能奉献社会,而不至于形成互害。

 

 
编辑:明慧
法务专线:021-62668070  13901844859 | 传真:021-64756187 | 客服信箱:shijian021@qq.com
为报答天下父母养育之情、政府治化之德、社会各界维护之义、佛法僧三宝利乐之恩
普济畜生道愚痴之苦、饿鬼道惶惶之苦、地狱道无极之苦,故有丰财园在线佛教网
本网由中国佛陀教育协会、丰财园精舍联合主办
将此功德,回向十方法界。祈愿:三涂休息,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邪见众生,回向正道,悉发菩提心
持此功德,愿共六道一切众生早日脱离生死苦海,成就佛道!
Coryright © 2016-2021  丰财园在线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304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