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我们走进寺院时,常常会听到用宝相庄严来形容诸佛菩萨的相好,其实,佛教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在古印度示现人身时,即有三十二相的庄严,比如为大家所知的足下千辐轮相、广长舌相、白毫相、无见顶相等。
经中说:佛面犹如净满月,亦如千日放光明;目净修广若青莲,齿白齐密犹珂雪。每月十五晚上我们所见到的月亮,总是那样圆满无缺的,如果没有乌云遮蔽,那就更显出圆满的月亮,皎洁光辉,佛陀的面貌,好似净满月一样,庄严圆满。莲花清净芬芳,不沾一点染污,在诸莲花中,青莲花尤为出色,释迦牟尼佛的眼睛,正如两朵青莲花一样,明净得没有一点瑕疵,佛眼慈视众生,更显佛眼的高贵。
我们不禁要问,这么多的相好庄严,如此殊胜的佛身从何而来?依佛法的因果律说,相好庄严是果,由果推因,一定有其相好庄严之因,不是随便可以得到的,而是由佛于因地中行菩萨道时,修集了百千亿的福德所感的,有此能生之因,始有所生之果。
经中说:“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佛陀行菩萨道时,关于福慧的修集,要经三大阿僧祇劫这么长的时间,始得修集圆满,圆满了福慧后,还要再经一百劫的时间,种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之因。佛陀的诸相庄严,都由亲自努力修集得来的,假定自己没有种相好之因,无论如何是不会有相好之果的,这是因果的必然性。
如来所有的三十二相,每一相要由多少福德修成?经说要修满一百个福德,始能完成一相。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一个福德,不是今天做了一件好事,就是一个福德,明天做了一件好事,又是一个福德。
那么,怎么样才是一个福德圆满呢?举例来说: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内的每个众生眼睛都瞎了,发心行菩萨道的人,要将每个众生的眼睛治好,才算完成一个福德,假定有个众生眼睛没有治愈,他的这一福德,便不能算是圆成。一个福德的圆成,已是这样的不易,百个福德的圆成,当然更加困难了。
一个相好需要百福来庄严,不是我们所能想像的那样容易?如果不是真的发大菩提心,实在不能修成诸相庄严的。因为这种福德,不是一般人所能修到的,必须具有大毅力大精进,以利益众生为前提,才能继续不断的修下去,如稍存一念自己之心,见到众生眼瞎是这样的难治,老早就退心而不再去做这样的工作了。
释迦世尊,从多生多劫以来,牺牲自己,利益众生,舍身饲虎、割肉喂鹰,入海取宝、救济贫乏,说法化导一切众生,种种功德,数不胜数。作佛弟子的既然以成佛为最终的目标,即要以佛为我们的榜样,学习世尊大慈大悲,救人救世的精神,一点一滴地去做。
当知,业果是最极深细而不可思议的,无论是最高的佛果,还是六道众生的业果,都是由各别业因之所招感的,没有一个果报是由什么大力者之所赐给的,所以我们要想得什么果,就得自己去创造什么因,要想得到现成的不须劳力的利乐之果,在这世间是绝对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