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盂兰盆节的由来

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是佛教中重要的节日“盂兰盆节”,各地寺院都会举办盂兰盆会。
《盂兰盆经》载: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目犍连尊者,以天眼通观见他的母亲投生饿 鬼道,皮骨相连,日夜受苦,于是手持钵饭给母亲食用;然而目犍连的母亲因以恶业受报的缘故,饭食还没入口,就全部变成火炭。目犍连尊者为拯救母亲脱离苦趣,于是向佛陀请示解救的方法。
佛陀乃指示目犍连尊者于七月十五日众僧结夏安居结束日,以百味饮食供养三宝,仗此功德,能使现在父母寿命百年无病,无一切苦恼的忧患,乃至七世父母得以脱离恶道苦趣,生人天中,享受福乐。
目犍连尊者依佛陀的慈示奉行,终于使他的母亲得以脱离饿 鬼的苦趣。

佛陀慈悲嘱咐:“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常忆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 后世遂于七月十五日举行盂兰盆法会,斋僧供佛,沿习成例,成为佛 门弟子行孝的重要方式。

盂兰盆会的功德意义

“盂兰盆”是什么意思呢?“盂兰”为倒悬之义,表示饿 鬼的痛苦如人倒悬一般;而“盆”则为救护的器皿,所以“盂兰盆”有“救倒悬”、“解痛苦”的意义,意即用盆之类的器皿盛食供佛奉僧,以救去世先人倒悬之苦。
盂兰盆法 会的意义是通过供佛斋僧,举行法 会,以此功德超 度过去七世父母宗亲,灭除罪业,离苦得乐,莲品增上。回向现生父母身体健康,延年益寿,福寿康宁!以报父母深恩!
盂兰盆节有两层涵义:一是教育世人修布施供养,供佛斋僧,增福无量。二是提倡孝道,劝导世人多做善事功德,以超脱先人罪孽,得生人天,乃至净土!
七月十五期间,各地寺院一般都会举行奉供“盂兰盆”、读诵《盂兰盆经》,设放《瑜伽焰口》、顶礼《地藏宝忏》等法 事,其主要功德意义是:藉由供佛斋僧功德,报答父母双亲养育之恩,回向现在父母眷属增福延寿;超荐历代先远父母宗亲往生净土,以报答父母、祖先恩德。回施十方一切法界众生,冤 亲债 主等众,咸仗良因,共受法益,同蒙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