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法务专线:021-62668070    13901844859    咨询QQ:470208613、290303712    投稿/投诉信箱:fcy021@qq.com
字号: 收藏
分享到:

寺院中的佛塔是做什么用的?

2025-04-19 12:12 来源: 丰财园精舍

佛塔,梵文称窣堵坡,也称浮图,起源于古印度,意为高显处、功德聚,用于安置佛像、舍利、佛经及菩萨像等。 佛经对于造塔功德多有记载,如《造塔功德经》中佛对观世音菩萨说:“若此现在诸天众等,及未来世一切众生,随所在方未有塔处,能于其中建立之者……于彼塔内藏掩如来所有舍利、发、牙、髭、爪,下至一分;或置如来所有法藏十二部经,下至于一四句偈,其人功德如彼梵天,命终之后生于梵世,于彼寿尽生五净居,与彼诸天等无有异。”又如《佛说造塔延命功德经》中佛对波斯匿王说:“修上福者,无过造塔……建立佛塔,福利难思,三世如来所共称赞。”因此,二千多年来,无论三宝弟子还是友善佛教的社会人士,对于建造佛塔皆有着极大的热情。 最早的佛塔还要从佛陀涅槃说起,释迦牟尼佛涅槃后,弟子们将佛陀的遗体火化,出现了许多舍利,为了保存这些舍利,便建起了塔。塔的最初形式是一个半圆形的土堆,后来逐渐发展成具有特定形状和结构的建筑。一般来说,佛塔至少由塔基,塔身和塔刹三个部分组成,塔的形状有四边形,六边形,八边形等,塔身以阶梯层层向上递减,慢慢收拢。 佛教于汉代传入中国,佛塔的建筑随着佛教的传播,在后汉末年,已经风行全国,佛塔建筑传入中国之后,与华夏文明交汇融合,融入中国的主流文化中,我国的能工巧匠将印度原有的覆钵式塔的造型与中国传统的楼阁相结合,便产生了楼阁式的佛塔,唐宋之后广为流行,这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随着我国佛教文化的发展,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佛塔建筑也是风格各异,形式多样,都有其独特的意义。 建塔的目的,也由供奉佛菩萨像、舍利和佛经,逐渐变得更加多元: 导航引渡。古塔高耸挺立,很远就能看到,所以许多古塔成为港口码头的重要标志,类似于灯塔。如福建福州马尾港的罗星塔在世界地图上早被列为重要的航海标志之一,福建泉州的姑嫂塔、六胜塔都是航海的标志。安徽安庆迎江寺的迎江塔屹立于长江转折处,“点燃八百灯龛火,指引千帆夜竞航”就是描述迎江塔的诗句。 镇妖降魔。古塔寓意着佛教的慈悲济世、息灾辟邪,是护佑一方平安的法器。如大理崇圣寺三塔,当时就为镇灾降魔而建,大理虽然经过几次地震,三塔仍然如故。其他如杭州钱塘江边的六和塔、镇江金山寺慈寿塔等,也都有此含义。 装点河山。巍峨的古塔气势恢宏,点缀着河山景色,已成为许多风景名胜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一座城市、一个地区的象征。例如杭州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夕照”的雷峰塔、苏州虎丘塔都是江南风光的秀丽名片。

编辑:明慧
法务专线:021-62668070  13901844859 | 传真:021-64756187 | 客服信箱:shijian021@qq.com
为报答天下父母养育之情、政府治化之德、社会各界维护之义、佛法僧三宝利乐之恩
普济畜生道愚痴之苦、饿鬼道惶惶之苦、地狱道无极之苦,故有丰财园在线佛教网
本网由中国佛陀教育协会、丰财园精舍联合主办
将此功德,回向十方法界。祈愿:三涂休息,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邪见众生,回向正道,悉发菩提心
持此功德,愿共六道一切众生早日脱离生死苦海,成就佛道!
Coryright © 2016-2021  丰财园在线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304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