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法务专线:021-62668070    13901844859    咨询QQ:470208613、290303712    投稿/投诉信箱:fcy021@qq.com
字号: 收藏
分享到:

贪嗔痴指的是什么?

2024-01-10 11:28 来源: 丰财园精舍

贪、嗔、痴

贪嗔痴三毒是一切烦恼的根源,它残害身心,使人沉沦于生死苦海,为众恶之根源,故又称“三不善根”。

三毒之贪

“贪”是指众生生活在世间,以眼耳鼻舌身等诸根,接触色声香味触等外境,产生种种快乐的感受,这种感受即是“五欲”,众生对此五欲生起执着,并产生染爱之心,即名为“贪”。换言之,即对外界一切喜爱的人、事、物产生执着之心,想要无厌足地追求和占有,即名为“贪”。

三毒之嗔

“嗔”,又叫“嗔恨”、“嗔恚”,是指仇视、怨恨、损害他人的心理。

《大乘五蕴论》云:“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

嗔所产生的作用与贪恰恰相反,贪是因为对人、事、物的喜好所产生无厌足的追求和占有,嗔是因为对人事物的厌恶所产生的愤怒、恼恨的心理状态与情绪。

在佛教看来,贪嗔痴三毒中,嗔恨的危害最大。

《大智度论》有言,嗔恚是三毒中最重的,其咎最深,也是各种心病中最难治的。所以,佛教将嗔恨视作为修行的大敌。

三毒之痴

“痴”又作“无明”,指心性迷暗,愚昧无知。《俱舍论》云:“痴者,所谓愚痴,即是无明。”

佛教认为,众生因无始以来所具之无明,致心性愚昧,迷于事理,由此而有“人”、“我”之分,进而产生我执、法执,而人生的种种烦恼、世事的纷纷扰扰,均由此起,因此痴为一切烦恼所依。《唯识论》卷六云:“于诸理事迷暗为性,能碍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又云:“诸烦恼生,必由痴故。”

痴为一切烦恼之所依,自然也就成了根本烦恼之一,它是随顺其他诸根本烦恼共同起着作用的。《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五又将随烦恼中的覆、诳、谄、昏沉、妄念、散乱、不正知等作为痴的具体表现。

佛陀教导我们要“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就是通过修学戒定慧来去除贪嗔痴等烦恼。按照大乘佛法修行的方式,具体而言,即是以布施对治悭贪,以慈悲对治嗔恨,以智慧对治愚痴。法藏比丘久修菩萨行愿,故无染恚痴心。

编辑:明慧
法务专线:021-62668070  13901844859 | 传真:021-64756187 | 客服信箱:shijian021@qq.com
为报答天下父母养育之情、政府治化之德、社会各界维护之义、佛法僧三宝利乐之恩
普济畜生道愚痴之苦、饿鬼道惶惶之苦、地狱道无极之苦,故有丰财园在线佛教网
本网由中国佛陀教育协会、丰财园精舍联合主办
将此功德,回向十方法界。祈愿:三涂休息,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邪见众生,回向正道,悉发菩提心
持此功德,愿共六道一切众生早日脱离生死苦海,成就佛道!
Coryright © 2016-2021  丰财园在线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304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