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法务专线:021-62668070    13901844859    咨询QQ:470208613、290303712    投稿/投诉信箱:fcy021@qq.com
字号: 收藏
分享到:

如何面对流言蜚语

2025-03-10 10:33 来源: 丰财园精舍

 

 

 

 

道恶乎隐而有真伪?

言恶乎隐而有是非?

道恶乎往而不存?

言恶乎存而不可?

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只有持有局部见解的人

才看不见“道”而谈论真伪

只有喜好争辩的人

才不理解朴素之言而谈论是非

有一次,佛陀和弟子们到了王舍城,佛陀将僧伽安顿在精舍里,白天他们仍过着和往常一样的生活,大清早就必须出外托钵。

可是,比丘们托钵时,看到城里的人都在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原来他们是怕佛陀和僧众进城。因为有这样的传言,佛陀所到的地方,许多很优秀、颇有成就的青年或中年人都会被佛陀引度出家。

所以,有儿子的父母很害怕儿子会出家,妇女也很惶恐,害怕她们的丈夫会被引度、一去不回,这传言带给当地人一阵骚动不安。

因此,比丘们若要向年轻的妇女托钵,那些妇女就会赶快把门关上。有儿子的父母看到比丘来了,也赶紧关门避开,像这样的情形,在城里很普遍,一户传一户,真是人心惶惶。

有一天早晨,比丘们要出门前就向佛陀提出这件事,报告他们在城内所遇到的情况。

佛陀跟弟子们说:“只要我们行正、言正,言行合一,这种是非很快就会过去,不会超过七天。”比丘们听到佛陀这么说就很安心地继续去托钵。

经过了七天,大家看到佛陀庄严的相貌,又听到佛陀所说的真理,佛陀宣讲四众弟子的法门。有出家弟子的规则,也有在家弟子应该受持的规则。

大家听了以后才知道信佛不一定要出家,在家修行不必守出家的规矩。因为在家居士有在家的规则,可以过“佛教家庭”的生活,也有适合在家居士的修持法门,所以大家就心安了。

是非不但就此消除,而且人们对佛陀更加敬仰,对僧伽的供养也恢复了。

由这段经历可知,一般人都难免会有猜测的心理,很容易听信流言,这就是“是非”易行的原因。而佛陀只抱着“行正、言正、心正”的态度应对,他不动声色、随顺机缘教化,“是非”自然消除,这正是“是非止于智者”的证明。

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是非;有相信“是非”的,就有搬弄是非者的用武之地。所以与其说“是非”是人为杜撰出来的,不如说是由人“信”出来的。而想要消除“是非”,便需要学习佛陀的精神,抱持心正、言正、行正的态度,不必多管是非。

我们无法控制别人去传播“是非”,那么最好的办法就看好自己,停止“是非”的传播,让自己的耳朵不去听“是非”。唯有如此,生活才会快乐自在,而不会被卷入是非的漩涡中。

我们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会像种子一样,储存在我们的心田里,当这些种子遇到合适的外缘,有了充足的阳光雨露之后,便会发芽、生长,以至开花、结果。善的种子结出来是善果,而恶的种子结出来只能是恶果。所以,我们要得到善的结果,便要时刻播下善的种子。

 

 

 

 

编辑:明慧
法务专线:021-62668070  13901844859 | 传真:021-64756187 | 客服信箱:shijian021@qq.com
为报答天下父母养育之情、政府治化之德、社会各界维护之义、佛法僧三宝利乐之恩
普济畜生道愚痴之苦、饿鬼道惶惶之苦、地狱道无极之苦,故有丰财园在线佛教网
本网由中国佛陀教育协会、丰财园精舍联合主办
将此功德,回向十方法界。祈愿:三涂休息,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邪见众生,回向正道,悉发菩提心
持此功德,愿共六道一切众生早日脱离生死苦海,成就佛道!
Coryright © 2016-2021  丰财园在线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304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