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法务专线:021-62668070    13901844859    咨询QQ:470208613、290303712    投稿/投诉信箱:fcy021@qq.com
字号: 收藏
分享到:

释尊五时说法与十二部经

2024-11-16 09:43 来源: 丰财园精舍

 

 

释迦牟尼佛在成佛之后,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其间因适应种种根机的不同,而说种种法。佛最初为大机菩萨,演说华严乘法界真理,以挈法网之纲,经历七处九会,为期二十一日,是为第一华严时。
 
但是华严理深,不是凡夫所能够了解的,小根小智之流,不能获得法益,因此佛在说了华严后,游历古印度十六国,在二十二年中,说小乘法。最开始进入波罗奈国鹿野苑中,三转四谛法轮,度脱憍陈如等五比丘,再度脱舍利弗、三迦叶兄弟、目犍连等,总共一千二百五十人,使令他们归于圣道,这就是第二阿含时。
 
在这之后,一切闻法者,已得决定信心,于是并说大小乘,而且往往在说法中,贬抑小法,褒赞大法,以此引发钝根众生舍小入大的思想,促其进趣菩萨位,在八年中间,曾讲胜鬘、维摩等经,此为第三方等时。
 
至此小乘行人,经过大法的熏陶,根器纯熟,堪闻般若,于是在二十二年中,说大品、光赞、文殊、胜天王等,诸部般若经。谈如实空义,使令行者悟入诸法皆空之理,如是则于生死无所厌,涅槃无所欣,远离一切执着。谈如实不空义,使令行者洞悉自性中,具足无量清净功德,福智庄严,与佛无异,而不自生退屈,此为第四般若时。
 
最后在灵鹫山,说法华经,会三乘于一佛乘,将从前方便权谈,引归一实。化缘既尽,于是在跋提河岸,娑罗双树间,于一日一夜,说大般涅槃经,说明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当成佛,此为第五法华涅槃时。
 
 
佛陀五时说法,有偈曰:华严最初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谈,法华涅槃共八载。
 
世尊一生所说的经,可分为十二类,也就是所谓的十二部经,也称作十二分教,具体如下:
 
一、长行。以散文直说法相义理,不限定字数长短,故称长行。
 
二、重颂。既已宣说于前,再以偈颂结之于后,有重宣之意,故名重颂,或六句、四句、三句、二句,皆为颂。
 
三、孤起。不依长行,直接作偈颂之句,如法句经等,因不由散文,而称作孤起。
 
四、譬喻。经中说譬喻之处。
 
五、因缘。叙述见佛闻法的因缘,或是佛说法教化的因缘。
 
六、无问自说。如阿弥陀经,是无有人问而佛自说。
 
七、本生。是记载佛说其自身过去世因缘的经文。
 
八、本事。记载佛说各弟子过去世因缘的经文。
 
九、未曾有。记佛现种种神力不思议事的经文。
 
十、方广。说方正广大之真理的经文。
 
十一、论议。指以法理论议问答的经文。
 
十二、记别或授记。是佛对于菩萨或声闻授记成佛之记。
 
孤山智圆法师《十二部经颂》云:长行重颂并授记,孤起无问而自说,因缘譬喻及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论议共成十二名,广如大论三十三。

编辑:明慧
法务专线:021-62668070  13901844859 | 传真:021-64756187 | 客服信箱:shijian021@qq.com
为报答天下父母养育之情、政府治化之德、社会各界维护之义、佛法僧三宝利乐之恩
普济畜生道愚痴之苦、饿鬼道惶惶之苦、地狱道无极之苦,故有丰财园在线佛教网
本网由中国佛陀教育协会、丰财园精舍联合主办
将此功德,回向十方法界。祈愿:三涂休息,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邪见众生,回向正道,悉发菩提心
持此功德,愿共六道一切众生早日脱离生死苦海,成就佛道!
Coryright © 2016-2021  丰财园在线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304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