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法务专线:021-62668070    13901844859    咨询QQ:470208613、290303712    投稿/投诉信箱:fcy021@qq.com
字号: 收藏
分享到:

什么是事忏与理忏

2024-11-14 09:43 来源: 丰财园精舍
 

 

我们凡夫众生从无始劫来所作恶业无量无边,《佛名经》云:“若不忏悔者,大命将尽,地狱恶相皆现在前,悔惧交至,不预修善,悔何及乎?当尔之时,欲求一礼一忏,岂可更得?众等莫自恃盛年财宝势力,放逸自恣。”
 
因此,忏悔业障是佛法修学的重要功课,所谓“有罪则忏悔,忏悔则安乐”。 中国各大丛林道场或佛学院的出家师父们每隔半月会举行布萨,即是发露忏悔。
 
作为在家居士,也可以通过发露自己过失的方式进行忏悔,但并不像出家师父们一样有布萨等仪轨可循。 因此,诸佛菩萨和历代祖师又传授了种种忏悔的法门,令我们在发露的基础上可以更进一步清净身心。 具体来说,这些忏悔法门可以分为事忏与理忏两种:
 
事忏主要是是依《方等经》《佛名经》所说,先严净道场,燃灯敷座,请供佛像,着新净衣,长斋沐浴,供佛及僧,然后生惭愧心、厌离心,说罪忏悔,名事相忏;
 
理忏则是观罪性空无所有,不在内外中间,来无所从,去无所住,但由妄想心生,若妄想心灭,此罪亦灭,是名理忏。
 
 
如《普贤观经》所说: 昼夜六时,对 十方佛 及普贤菩萨,遍忏六根所作之 罪,是事忏; 若观心无生,端坐正念真如,是理忏。
 
对于惑、业、苦三道,事忏和理忏各有偏重,如智者大师的 《摩诃止观》 卷二云: “事忏,忏苦道、业道; 理忏,忏烦恼道。 ”事相的忏悔能让人清楚观察自己的身、口、意行为,明白自己所犯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改过向善; 理忏则能让人觉知罪性本空、自性本净,从而拔除罪根,解脱烦恼。
 
无论是事忏还是理忏,都必须具备逆顺十种心,即《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中所说的“先识十种顺生死之心,以为对治”。 所谓顺生死的十种心,即是:
 
一、妄计人我,起于身见;
二、内具烦恼,外遇恶缘,我心增盛;
三、内外既具灭善心事,不喜他善;
四、纵恣三业,无恶不为;
五、事虽不广,恶心遍布;
六、恶心相续,昼夜不断;
七、覆讳过失,不欲人知;
八、虏扈抵突,不畏恶道;
九、无惭无愧,不惧凡圣;
十、拨无因果,作一阐提。
 
依这十种心,即顺生死流,“从无始来,若自及他,无不皆尔”。既知此十种心随顺生死,会导致轮回不息,那么就应当对应着起十种逆生死心,从后翻破:
 
一、明信因果;
二、自愧克责;
三、怖畏恶道;
四、不覆瑕疵;
五、断相续心;
六、发菩提心;
七、修功补过;
八、守护正法;
九、念十方佛;
十、观罪性空。
 
若能具足此十种逆生死心,悔恨厌恶自己昔日无知所作种种罪恶的行为,今闻佛法,知过而思悔改,专心一意,于三宝前披露往昔的罪行,求哀忏悔,自此痛改前非,誓不再造,自然获得三宝加被,消除罪业,乃至“无罪不灭”。
 
汉传佛教的古德编著有《梁皇宝忏》《 大悲忏 》《三昧水忏》等各种忏悔法,其特征是事忏与理忏合一,理事不二。 例如大家所熟知的梁皇法会,所依据的《梁皇宝忏》有具体的仪轨,通过礼拜、赞叹、诵经等种种方法,引导修行者依文起观,于拜忏时身心合一,事理圆融,必能净化内心,不留罪根,忏罪清净!
 

 

 
编辑:明慧
法务专线:021-62668070  13901844859 | 传真:021-64756187 | 客服信箱:shijian021@qq.com
为报答天下父母养育之情、政府治化之德、社会各界维护之义、佛法僧三宝利乐之恩
普济畜生道愚痴之苦、饿鬼道惶惶之苦、地狱道无极之苦,故有丰财园在线佛教网
本网由中国佛陀教育协会、丰财园精舍联合主办
将此功德,回向十方法界。祈愿:三涂休息,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邪见众生,回向正道,悉发菩提心
持此功德,愿共六道一切众生早日脱离生死苦海,成就佛道!
Coryright © 2016-2021  丰财园在线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304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