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法务专线:021-62668070    13901844859    咨询QQ:470208613、290303712    投稿/投诉信箱:fcy021@qq.com
字号: 收藏
分享到:

和颜悦色,也是一种布施

2024-09-25 09:53 来源: 丰财园精舍

 

说起布施
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
财物方面的布施
但在佛教中
布施的种类和方法多种多样
即便是一个发自内心的微笑
也是一种布施
 
 
布施,是以慈悲心给予他人福祉与利益之事,乃佛教“六度”之一。布施有三种:财施、法施和无畏施。财施是以财物作布施;法施是说法度他;无畏施是消除众生的恐惧心理。
 
在佛教中,布施也是积累福报的“因”。一般而言,人们最容易想到的就是“财布施”。那么,一个人如果没有钱财,又该如何去布施呢?
 
《杂宝藏经》中,佛陀开示了七种布施:眼施、和颜悦色施、言辞施、身施、心施、床座施、房舍施。这七种布施,是不损耗财物,也能积累福德资粮的修行方法。
 
布施并非简单的财物给予,而是以一颗真诚的心,去利益他人,无私奉献。这样,即便一个真心的微笑,也是一种布施。就拿七种布施中的“和颜悦色施”来说,指的是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保持和颜悦色,不皱眉头、不露出厌恶的表情。
 
在日常生活中,微笑就是一种颜施。人们彼此交流,除了语言文字,表情、肢体也在传达信息。美国作家F·H·曼狄诺曾提出“曼狄诺定律”,他说“微笑能换取黄金”。微笑代表着一种放松、愉悦的状态,这种氛围会影响到他人,也会影响自身的能量。
 
美国著名企业家卡耐基说:“笑容能照亮所有看到它的人,像穿过乌云的太阳,带给人们温暖。”和善的表情是布施,可以和人建立基本的善缘,而优美的外在仪表,又何尝不是一种布施呢?
 
中国是礼仪之邦,唐代经学家孔颖达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在传统文化中,仪表本身就是“礼”的一部分。优雅整洁的外在,能够表现一个人的精神风貌,展现对他人的尊重,既是一种礼仪,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若仔细观看那些精心制作的佛像壁画,仅仅望着佛菩萨们的庄严法相、端严身姿,就能让人的心静下来。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经由装扮打理,我们也能为他人带去一份庄重安宁的美感,是不是也可视为一种美德?
 
如果将“颜施”落到物品上,那么一束花、一幅画,一封流畅美丽的手写书信,一杯为对方而泡的茶,一张蓝天白云或晚霞日落的照片……那些我们拥有的且不吝啬与他人分享的“美”的事物,都是可“布施”的对象。
 
爱美之心乃人之常情,人经由眼耳鼻舌身去感知、认识世界,若是我们能以“和颜悦色”,令他人“眼”之所见皆美好,“眼”之所观如沐春风,那便也是在行“布施”的修行了。
 
编辑:明慧
法务专线:021-62668070  13901844859 | 传真:021-64756187 | 客服信箱:shijian021@qq.com
为报答天下父母养育之情、政府治化之德、社会各界维护之义、佛法僧三宝利乐之恩
普济畜生道愚痴之苦、饿鬼道惶惶之苦、地狱道无极之苦,故有丰财园在线佛教网
本网由中国佛陀教育协会、丰财园精舍联合主办
将此功德,回向十方法界。祈愿:三涂休息,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邪见众生,回向正道,悉发菩提心
持此功德,愿共六道一切众生早日脱离生死苦海,成就佛道!
Coryright © 2016-2021  丰财园在线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304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