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法务专线:021-62668070    13901844859    咨询QQ:470208613、290303712    投稿/投诉信箱:fcy021@qq.com
字号: 收藏
分享到:

论善导大师的佛学思想与净土宗的教义特征---崔

2009-04-22 22:01 来源: 丰财园

净土思想源于印度。部派佛教后期,产生了以佛陀为主人公的众多的本生故事。大乘佛教兴起时,从本生故事中演化出“自利利他”的本愿思想,并由本愿思想在激荡中汇成了净土思潮。弥陀净土正是这股思潮中涌现出来,并逐渐跻达高峰。净土思潮虽源于印度,但弥陀净土信仰却是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到隋唐时期,及至发展便形成了净土宗。

中华净土宗的先驱者与奠基者是慧远、昙鸾、道绰等,而建立起完备的净土理论及仪轨,并使之具有真正的宗教形态,则实始于善导。他不仅在净土宗的历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而且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一、善导生平法绩

善导,生于隋炀帝大业九年(613),圆寂于唐高宗永隆二年(681)。俗姓朱,临淄(今山东省临淄县)人,幼年出家,师从密州(今山东诸城县)明胜法师,常诵《法华》、《维摩》诸经。唐贞观五年(631),受具足戒,随妙开法师修业、研读《观无量寿经》,遂以《观无量寿经》中所讲的十六种观法修善持戒。笃信思念或口念阿弥陀佛,便可灭罪消灾,死后也能往生极乐净土。他认为这一观念法门最易超脱,其他行业遇僻难行。后因仰慕东晋慧远结众念佛之高风,便往江苏庐山叩寻遗范。这一时期,善导主要是访问高僧、广探博求道津,并为此而过着艰苦的行脚生活。

唐太宗贞观十五年(641),道绰在河西(今山西省交城县)盛弘净业,四众咸归。善导便带着疑问到北风呼啸的石壁玄中寺拜谒高僧道绰。当时,正值严冬季节,冰封地冻。《往生瑞应传》说,善导在见到道绰之后,便提出了“念佛实得往生否?”的疑问,道绰遂授于其《无量寿经》。《无量寿经》讲的是一个国王出家为僧,号法藏,发四十八顾,称:“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后来成佛,名“无量寿”,国土在西方,称“安乐”。善导通过对经书的探究研习,更坚定了对净土法门的信仰。后又进一步觉悟,指出“忏悔三罪,方得往生。”这“三罪”中的第一点是对佛不敬,第二点是触犯了佛之“众生平等”的根本宗旨,第三点则是伤财害命。要想到达净土世界,必须反其道而行之。

在从贞观十五年(641)到贞观十九年(645)四年中,善导住在玄中寺,从道绰师听讲,修学方等忏法,专事念佛,笃勤精苦,得念佛三味,于定中亲见净土之庄严。这一时期,善导在道绰主持的净土九品道场中,确立了净土宗的念佛法门是“入佛之要津”的认识,形成了唯有净土法门才能速超生死的教理。


编辑:叮叮
法务专线:021-62668070  13901844859 | 传真:021-64756187 | 客服信箱:shijian021@qq.com
为报答天下父母养育之情、政府治化之德、社会各界维护之义、佛法僧三宝利乐之恩
普济畜生道愚痴之苦、饿鬼道惶惶之苦、地狱道无极之苦,故有丰财园在线佛教网
本网由中国佛陀教育协会、丰财园精舍联合主办
将此功德,回向十方法界。祈愿:三涂休息,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邪见众生,回向正道,悉发菩提心
持此功德,愿共六道一切众生早日脱离生死苦海,成就佛道!
Coryright © 2016-2021  丰财园在线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304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