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禅者的风度
在生活中要表现出禅者行云流水、轻松自在的风度,一切都很淡定,一切都很放松。我们身体要放松,心情要放松,念头要放松,放松了就能身心安然,反之就会有很多的焦虑。
2当下一念
禅宗的法门特别重视对当下一念的把握。当下一念总持戒定慧三学,净化身口意三业,息灭贪嗔痴三毒。由于我们没有这个力量,才会用各种法门慢慢地消除自己的业障。消除业障不是空洞的话,要在日常生活中具体落实。
3你端茶来我就喝
祖师向弟子开示禅法:“你行礼时我低头,你端饭菜来我就吃,你端茶来我就喝。”生活禅就是要在生活当中去体会禅机和妙用。要时时反求诸己,以平等心待人接物,以平常心做平常事,内心始终保持平淡,不起分别,一切都坦然面对,如实面对,这就是禅的表现。
4心量宽些,快乐多些
心地无私天地宽。在这个世间,人海茫茫,其实个人只不过是人海中的一个微不足道的泡沫而已。虽然这个泡沫曾经存在过,只是瞬间即逝。因此,我们不要过分看重自我,要将心量放宽些,要有如同大海一样的心量,私欲就会少一些,快乐就会多一些。
5看清因缘法
一切都是因缘法,因缘法产生一切,因缘法也消失一切,消失后再产生,产生后再消失,因果循环生生灭灭。看清因缘法,生命就快乐。
6放下的修养
正因为我们还有许多事情放不下,所以就要求放下。放下是每个修学佛法的人都必须做到的一种修养功夫;只有放下了,才能进入禅的状态。
7禅的喜悦
我们要在禅修中训练微笑,保持微笑,培养喜悦。这种喜悦不是看着顺心的事就喜悦,不是遇着好吃的就喜悦,也不是看到好友来了就喜悦。禅的喜悦是一种平等的喜悦,是无条件的喜悦;禅的喜悦是不分对象,不分时间,不分地点,即使是遇到非常棘手的事,也能在微笑中淡定处理。
8轻安的艺术
我们要训练自己过一种轻安的生活方式,做人做事要有轻安的艺术,待人接物要有轻安的心态。走路的脚步要放轻放慢,说话声音要放低,语速要放慢,待人的面部表情要放松,脸上要有发自内心的微笑。禅在当下,只要用心体会,就有受用。
9告别昨天的勇气
我们在道业上、在事业上要培养精进心,要有告别昨天的勇气,要有告别弱点的勇气,每天都要勇敢地走入新的境界。这样做并不很容易,所以就要勇猛精进,奋发图强。那些在修行上有成就的人,在事业上有成就的人,在学问上有成就的人,都是勇敢的人,精进的人,有力量的人,勇于告别昨天的人,勇于抛弃自己劣根性的人。
10无条件的善
做善事是无条件的,就同孝养父母一样没有任何条件;我们孝养父母并不是想得到父母的表扬和回报。我们做好事做善事也同样如此,要从发自内心的意乐去做好事做善事,我们就心地坦荡,轻松快乐。
11幸福感来自内心
幸福感并不完全来自物质生活的丰富,幸福感来自内心,幸福感来自珍惜眼前生活的心态,来自知足的心态。知足者常乐,不知足者痛苦很多,焦虑很多。痛苦多了,焦虑多了,身体就不健康。
12觉悟与奉献
人生修养的关键是觉悟,社会实践的关键是奉献。觉悟是以开发智慧为先导,奉献是以培养慈悲为先导。觉悟人生的内涵包括信仰、因果、良心、道德八个字,奉献人生的内涵包括感恩、包容、分享、结缘八个字。这些都是我们必修的课题。
13学佛的受用
佛法是一个修证的法门,是一个受用的法门,只有把所学的佛理落实在修行上,才会有受用。对于居士们来说,学习佛法的受用表现在:信心的提升,智慧的开发,烦恼的淡化,事业的成就,人际关系的和谐,家庭生活的美满。
14修行不只参禅打坐
修行不仅仅是指盘腿打坐、诵经念佛,我们能尽到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持五戒,行十善,关心社会大众的疾苦,那就是佛的精神,就是禅的精神,就是修生活禅的要求。
15如何修生活禅
修生活禅就是在生活中观照我们的这颗心,照顾好这颗心,在荣辱得失面前,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有慈悲的心,有爱人的心,有同情的心,珍惜每一个因缘,感恩每一个因缘。能够这样,我们就领略到禅的喜悦,人生才会自在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