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法务专线:021-62668070    13901844859    咨询QQ:470208613、290303712    投稿/投诉信箱:fcy021@qq.com
字号: 收藏
分享到:

禅茶素描

2012-09-16 10:40 来源: 丰财园在线

      何谓禅茶


      观物可以比德,而藉物以发明心性。盖古人今人,于味同嗜,人性皆有畏难求安、避辛就甘、离苦趋乐的追求,即所谓“乐感之追求”是也。然而唯独于饮茶一事上,地不分中西,人不分种族,寰球皆同此好而背离了人的乐感追求。何以谓此?盖茶性苦寒,适与人类趋乐就暖之动物本能相抵触,故在人类之外,尚未闻有其它动物嗜食茶叶。黄山谷说:“建溪如割,双井如挞,日铸如绞,其余苦则辛螫,甘则底滞,呕酸寒胃,令人失睡。”人们在饮茶中,可谓习尽苦辛滋味。为了避苦,华夏先民最初添入佐料与茶和煮,于是用盐、姜、“胡桃、松实、庵摩、鸭脚、贺、靡芜、水苏、甘菊,既加臭味,亦厚宾客。”在西方,也惯以糖、奶调兑入茶,或以各种甜点佐茶。至于今人习惯的清饮方式,则是很晚才出现的事情。


      苦茶如此可畏,却又令人如此难以舍弃,还缘于它所独具的一大功效:“苦口利病,解醪涤昏”。古来文人贤士,皆抱愁病之躯,诚如东坡诗云:“列仙之儒瘠不腴,只有病渴同相如。”对于他们而言,茶荈之利,正有若神之功:“效在不眠,功存悦志”;“涤烦疗渴,换骨轻身”。藉茶醒神,以茶疗形,还止是著重于形而下的改善机体功能。茶之于中国人,尤其之于“有闲”更“有心”的文人,则已成为了一种精神的休憩与心灵之修养。


      世间之工夫学问,大抵都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王国维《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三种境界,即是由攀缘外境、追求神奇,到沉醉痴迷、执著不悔,再到度尽劫波,饱览世事后的安于平常、得之无心、得之无求的心路历程。饮茶的心态与境界,也有层次之分。饮茶,可以伴随吟风、品泉、赏壶、读画、戏墨、抚琴、玩石……在把喝茶上升为艺术的过程中,也借机培养出了超然的性情。在这渐渐的修养中,心地的改换都归于无痕,化于无迹。


      《老子》说:“善行无辙迹”, 在无相可着,了无挂碍之际,就日日是好日,杯杯都是上好的茶!“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人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五灯会元》)”从从前的懵懂淆乱,到渐次领略了寻常中的不寻常,再到而今的安于平常,“乐其日用之常”的生命态度,成了此时最无心的收获,人生的修为也就此终臻大成!饮茶的层次的递进,乃是由饮进艺,由艺进道的过程。藉着茶,使人戒除了着急上火的毛病,学会了欣赏生活的细节,懂得了品味眼前的幸福——真个是“平常心即道”!能如此,便是茶道的成就。借茶安心,于是茶禅一味。


      李卓吾曾道:“我老无朋,朝夕唯汝。世间清苦,谁能及子?”世间固然清苦,人心难道不苦么?茶亦苦,所以茶可以作人的知音、故人旧挚、心之所托。茶之于人,其形可以悦颜色;其香可以怡性情;其味可以养俭德。茶味虽淡,人而不厌,怡性养神,正在此间。它不仅可作苦口良药,祛病延年,还可慰愁思、散忧闷,把人的性灵从尘染之躯中释放出来。它可使人静心思远,精鹜八极,心游万仞,在淡泊与宁静中独得一份深省与清醒,笃守一份释然与从容。
“岂知君子有常德,至宝不随时变易。”那永不变易的至宝,不就是一种高华而简淡的心灵之境吗?吃茶去,便把世事沧桑、人情冷暖一齐休歇去。能饮杯茶,即享片刻清福。“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茶中乐,于人不妨,于己久长,虽然平淡,却至为真实。人在对茶的苦与乐的衡量中,显然是看重了后者。人对茶性之苦的品味及对茶中之乐的拥抱,反映出人性对“大苦厄即大安乐”这一禅学命题所具的自然憬悟能力。这茶至此,难道不应称作禅茶吗?也正由此,使我们对人性中所蕴藏的永不泯灭的善根增添了几许信心。

 

编辑:叮叮
法务专线:021-62668070  13901844859 | 传真:021-64756187 | 客服信箱:shijian021@qq.com
为报答天下父母养育之情、政府治化之德、社会各界维护之义、佛法僧三宝利乐之恩
普济畜生道愚痴之苦、饿鬼道惶惶之苦、地狱道无极之苦,故有丰财园在线佛教网
本网由中国佛陀教育协会、丰财园精舍联合主办
将此功德,回向十方法界。祈愿:三涂休息,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邪见众生,回向正道,悉发菩提心
持此功德,愿共六道一切众生早日脱离生死苦海,成就佛道!
Coryright © 2016-2021  丰财园在线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304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