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法务专线:021-62668070    13901844859    咨询QQ:470208613、290303712    投稿/投诉信箱:fcy021@qq.com
字号: 收藏
分享到:

随喜赞叹,开启豁达人生

2025-08-22 10:36 来源: 丰财园精舍
 
 

人生困局

常因“比较”而起——

见人落难时心生怜悯

见人得意时暗生妒意

“输赢”的执念,平添内心煎熬

“随喜赞叹”这简单的四个字,

恰似一把钥匙,能解开心锁

它让我们懂得——

他人之好,无损于我

他人之光,亦可照我

愿这破开“自我”执念的力量

助你挣脱比较的牢笼

拥抱更开阔、更自在的人生

 

 

 

记得刚接触佛法时,常听师兄们将“随喜赞叹”挂在嘴边。起初这四个字于我如在云雾之中,而如今,我愿称之为提升能量的无上法门。

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种微妙心态:“既怕兄弟过得苦,又怕兄弟开路虎”——既对身边人的苦难抱有同情,又对他们的成功暗自忌惮。就像在网上看到陌生人中了几十万、几百万彩票,内心多半波澜不惊。然而,一旦身边熟悉的朋友事业有成、财富加身,心态瞬间失衡。

学生时代,班里第一名的光环总是独一无二,仿佛只有摘此桂冠,才能赢得老师全部的青睐和赞扬。考了65分会难过,但得知平均分只有50分时,又会因超越他人而暗自窃喜,甚至不会在意自己还有35分的知识没搞懂,觉得只要赢过别人就好。于是,学习的目的悄然变为战胜他人,成为焦点。不知不觉,心里埋下一颗种子:只有超越他人,才能获得外界的认可;只有赢过别人,才能赋予人生意义。

成年之后,这颗种子生根发芽,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会不自觉地将周围的人视为潜在对手,陷入无休止的比较——比身高、比颜值、比财富、比绩效、比阅读量、比运动里程,甚至比手机款式。这让我们活得像一只敏感易怒的猫,稍有风吹草动,便触发应激反应。比赢了,洋洋得意,仿佛世界尽在掌握;比输了,则垂头丧气,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其实,潜意识里藏着两道思想钢印,如绳索般紧紧束缚着我们。其一,一旦在比较中落败,便觉自我价值崩塌,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那个在比较中构建的自我形象瞬间摇摇欲坠。其二,我们坚信资源如同老师的关注般有限,他人的获得意味着自己的损失。这种认知在内心深处滋生出恐惧的阴影。

而“随喜赞叹”,恰似一束穿透黑暗的光,带来了全新的视角与可能。当我们目睹身边人取得成就时,能够发自内心为他们喝彩,由衷分享他们的喜悦,这便是随喜赞叹的真谛。是的,简简单单四个字,却拥有改写思想钢印的神奇魔力。它让我们从“你好,便显得我不好”的偏狭视角中解脱出来,转变为“你好,我亦不错”的豁达认知。

宗性大和尚曾提出“向善向上,同喜同乐”的八字愿景,其中“随喜”能让我们体验“向善”“向上”的活法。认同、赞叹他人的欢喜,使之成为自己的欢喜;见到他人行善积德,自己也心生欢喜,如同是自己做的一样,此时,随喜的心态便自然产生了。

 

从佛法的深邃视角看,“随喜赞叹”蕴含着无尽的慈悲与智慧,它引导我们打破执念与分别,超越“我执”的藩篱,以平等、包容之心看待众生的成就。而从心理学层面剖析,这是一种积极强大的心理暗示与自我调节机制。

当我们将随喜赞叹融入生活,成为习惯,便能够解开内心对认可与爱的过度执着,从汲汲于外界认可的心智模式中解放出来。我们开始明白,无需过度依赖外界的目光,我们完全有能力自我认可,自我关注。

当我们笃定自己本就值得被爱,内心充满安全感时,便能以更明澈、中道的眼光观照世间美好,从中汲取源源不断的心灵能量。诚如“爱出者爱返”,我们给予他人的每一份随喜赞叹,终将以别样的方式回归自身,成为心灵成长的养分,助力我们实现心灵觉醒与重塑,引领我们踏上更加自由、美好的修行之路。

 

 

编辑:明慧
法务专线:021-62668070  13901844859 | 传真:021-64756187 | 客服信箱:shijian021@qq.com
为报答天下父母养育之情、政府治化之德、社会各界维护之义、佛法僧三宝利乐之恩
普济畜生道愚痴之苦、饿鬼道惶惶之苦、地狱道无极之苦,故有丰财园在线佛教网
本网由中国佛陀教育协会、丰财园精舍联合主办
将此功德,回向十方法界。祈愿:三涂休息,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邪见众生,回向正道,悉发菩提心
持此功德,愿共六道一切众生早日脱离生死苦海,成就佛道!
Coryright © 2016-2021  丰财园在线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304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