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霜寺处处是景点,“十八景”就罗列在去往石霜寺的路上。万羊山对面山岘上一处巨崖就是“仙女晒鞋”所在之处。但见两块巨石,宛如一双绣花鞋晒在山顶上,真的是鬼斧神工,浑然天成。传说远古时这里住着一青年,名刘采喜。他从小父母双亡,孤苦无依,栖于茅屋。天上有一仙女感其身世可怜,下界与他结为夫妻。好景不长,天庭查到仙女行踪后,派了哪吒太子率兵前来捉拿。一个弱女子怎敌得过天兵天将之神勇,逃难途中在云端蹬掉一双绣花鞋,落在了万羊山对面岭上,天长日久,化为巨石。在离石霜寺约两里远的溪边,有一处石头,状若衔枚待发的骏马,这就是“外十八景”之一的下马石。传说古时达官贵人前来石霜寺进香,就在此下轿驻马,然后再进山门。这个传说,正反映了昔日石霜寺地位之尊崇,规模之宏大。
然而这座千年古寺也没能逃过各种破坏,经历“法难”、战争、灾害的磨砺后,寺内菩萨、庙宇或于大火中消失,或因年久失修自然倒塌,或被村民挪作他用,寺内八珍也多有遗失,早已不复鼎盛时期“骑马关山门”的盛况。1978年后,在政府的重视下,修葺或重修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玉佛殿、藏经楼、祖师殿、伽蓝殿、关圣殿等大殿,石霜寺也得以重现往日光辉。
千年传承,今胜往昔。踏入山间大门,木鱼声声,暗香幽幽。浴佛踏青者纷至沓来,终日梵音袅袅、香火缭绕。笑口常开的弥勒菩萨,慈眉善目的千手观音,洒脱不羁的济公活佛,怒目圆睁的四大金刚,在这里各得其所,任人朝拜。一年一度的佛法盛会更是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信众前来一睹盛况。更有香客留恋这里世外桃源般的清静,回家搬来了铺盖,住进了居士楼,在这里修身养性,当起了“俗家弟子”。
黄色外墙红色屋瓦,集中的一片。古寺、庙宇以及相互缠绕的香火,阵营分明,但又渐次融合,沉淀着1100多年的佛家风云。金刚佛教文化源远流长,尤以石霜寺为甚——地处深山老林,景色优美,古迹众多,神奇独特,有“内八景”“外十八景”之说,而几乎每一处都会有一个美丽神奇的传说,古老寺庙也与“金刚十八景”构成了一幅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的美好景象。
清人徐旭旦《石霜寺》诗云:
春深玉殿紫苔封,簇绕屏山翠几重。
鸟识磬声仍下食,云移潭影恰闻钟。
龙华地变黄金界,鹫岭南归白社宗。
我爱远公栖遁好,再来挥麈抚长松。
春深玉殿紫苔封,簇绕屏山翠几重。
鸟识磬声仍下食,云移潭影恰闻钟。
龙华地变黄金界,鹫岭南归白社宗。
我爱远公栖遁好,再来挥麈抚长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