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光山寺副住持暨佛光大学佛教学院教授慧开法师应星洲日报、马来西亚佛光山和普门杂志联办,居銮德教会及居銮佛光会承办的佛学讲座「现代人的生死自在之道」,吸引约300公众出席共探生死的奥秘。
南华大学生死学系教授兼学术副校长慧开法师表示,人生的方程式并非无解,很多时候其实是人们的知域太窄,只要定义扩大,让自己的人生观、宇宙观变得开阔,自然就能解决大问题。“人生的方程式若仅放在只有‘一生一世’的封闭思维架构中,得到的答案必然是‘此题无解’,唯有吸纳‘十方三世’观,从更广的角度去看生死,才能够发现生命是永续的。”
他指出,肉体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现代医学最大的问题就是把死亡当作“疾病”,进而影响一些垂死者为求生而不断遭受医疗干预,结果却适得其反。
慧开法师认为,在面对肉体生命的极限境况时,应保留精神体力,好好往生。“切勿拖过人生的‘赏味期’,切勿成为生命的‘延毕生’,务必保留精神与体力作为往生之用。”
应为死亡做好准备
慧开法师也提到,理想的善终应是身体器官逐步“关机”,切勿透过插管及维生机器强行维持生命迹象,因为如此一来只会让逝者精力耗尽,死得“辛苦”。
“我们应为死亡及早做好规划及准备,除了要做好心里思想建设,也要安排好遗嘱,以及确立往生后的方向。惟预知时至,以确保‘正念现前’,我们才能够做到自在往生。”
他也表示,预知时至与往生并非佛教徒的专利,任何宗教也能做到,并呼吁大众正面了解及看待死亡,自然就能做到“活得精彩,走得潇洒”。
彭志强:帮助别人免留遗憾
居銮德教会紫銮阁阁长彭志强表示,道理并非仅记在脑海中,若无实践将沦为空谈。所以,他呼吁各界知行合一,人生的道理必将一生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