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协会副会长郑立中率领学术交流访问团至慈济静思精舍拜会证严法师,会后于精舍大殿前众人合影留念(图:颜福江 慈济提供)
16日上午,海协会副会长郑立中(右二)率领学术交流访问团抵达慈济静思精舍,进行精舍园区的巡礼(图:颜福江 慈济提供)
海协会副会长郑立中好奇摘下可提炼制作成精油原料的澳洲茶树叶,凑上鼻子嗅一嗅,直呼“清香又芬芳”(图:颜福江 慈济提供)
丰财园在线台湾讯 2012年8月16日上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郑立中率领学术交流访问团,抵达慈济静思精舍拜会证严法师,对于慈济这几年在大陆天灾中给予的赈灾人道救援关怀,以“景仰之情”表达对慈济救灾善行的感佩及对证严法师的感恩。证严法师表示,慈济人在大陆的耕耘,逐步带动爱的理念与人文,并通过救灾经验,研发各式救灾科技设备,期望提高救灾效率。
当天,海协会副会长郑立中与副秘书长张胜林等人率领的访问团抵静思精舍后,先至精舍园区巡礼,参观园区内各工作区,包含菜园、植物园、陶艺及蜡烛工坊等。其中在植物园,郑立中好奇摘下可提炼制作成精油原料的澳洲茶树叶,凑上鼻子嗅一嗅,直呼“清香又芬芳”。静思精舍的常住众,一直以来秉持“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精神,恪守自力更生的清规。
众人引领至精舍大殿内后,证严法师亲自迎接郑立中等人,两人并进行会谈。
郑立中开口即向证严法师表达“道歉”之意,由于日前苏拉台风的影响造成灾情,台湾各界忙于救灾工作,导致海协会长陈云林本来要花莲却无法成行,深感歉意。
证严法师说,看到此行访问团内的人员,不少是学者身分,慈济的四大志业其中一环就是教育,因此,下次造访时间若充裕,建议可以深入了解慈济的教育体系。
郑立中表示,慈济多年来在证严法师的领导下,以无怨无悔的精神“为佛教、为众生”,几年来慈济人在大陆的努力及付出,已逐渐将大爱精神深入人间,尤其慈济在大陆开创慈善志业,各地投入的慈济志工,对于灾难发生的前置叮咛与灾后的赈灾抚慰等动作、效率之快令人钦佩,他特别以汶川地震为例,“当时,我看到第一个救灾团体,就是慈济”。
证严法师讲到,慈济在全球各国的救灾动作都是一样,在大陆,从1991年的华东水灾即投入赈灾关怀的动作,日前的“7·21北京特大自然灾害”,在北京房山区及门头沟,动员慈济志工赈灾抚慰,就约1万6千户,超过5万人受益,另外,近日四川泸州的水患灾情,慈济也紧急进行物资发放,约1600余人受惠。此外,证严法师表示,天灾造成人民受苦受难,但也因灾难促使救灾科技的进步,慈济近年来即与工研院积极合作,研发救灾有利的相关设备。例如可将污水净化成可立即饮用的水,研发包含有净水手杖、净水雨伞等,“进阶”的还有净水船,污水不但转化净水,还能立即煮沸后泡香积饭,提供灾民热食享用,这在水患地区非常实用。
谈约结束后,双方互赠结缘品,证严法师还亲手致赠福慧红包给每一个人,众人并在大殿前合影。郑立中离去时,还特地以台语“多谢”,向证严法师表达感谢之意,证严法师则向他回应,期望再回来。(文:颜福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