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法务专线:021-62668070    13901844859    咨询QQ:470208613、290303712    投稿/投诉信箱:fcy021@qq.com
字号: 收藏
分享到:

学诚法师:宗教者如何面对受难者

2012-08-03 10:51 来源: 丰财园在线


中国佛教代表团团长、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法师在大会上作了题为《宗教者如何面对受难者》的演讲

丰财园在线海外讯 2012年8月3日,比睿山宗教首脑会议25周年暨世界宗教者和平祈祷集会在日本京都开幕。中国佛教代表团团长、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法师出席大会并作了题为《宗教者如何面对受难者》的演讲。具体内容如下:

宗教者如何面对受难者

——在纪念比睿山宗教首脑会议25周年暨“世界宗教者和平祈祷集会”研讨会上的发言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学诚

(2012年8月3日  日本京都)

宗教通常源自于人类对未知领域的敬畏,包括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以及对宇宙法则的敬畏等等。在这些对象面前,人类是那样的渺小,以至于当灾难来临时,人类显得是那样的无助。凭借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人类将“人定胜天”的信念也发展到了极致。尽管有些灾难,通过科学的预测与事后的补救,能够将对人类的伤害降到最低,但因为人类活动而对自然产生的干扰,并因此引发的灾难,大大削减了人类正面努力的成果。因此,与过往相比,对今天的人类来说,自然灾难所引发的苦难丝毫也没有减少。作为人类大家庭中的一员,宗教者在面对灾难的受难者方面,理应承担更多的责任。

首先,宗教者当以解决受难者现实苦难为起点。在无情而又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难面前,受难者大都在极短的时间内,失去能够支撑自己生存的物质基础,乃至于身心受创。能够重建家园,恢复正常的生活,医治受到伤害的身体,是此时的第一要务。宗教者可以发动众多的信众,来为灾区做力所能及的贡献,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与受难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这也是后续救助的基础。

其次,宗教者当以医治受难者心理创伤为重点。与恢复正常生活及医治身体病伤相比,受难者心理的创伤则是更加难以恢复。受难者或受到从未经历过的灾难的恐吓,或受到失去亲人朋友的痛苦。种种心理上的创伤大都会深埋心底,若不加以疏导,便会伴随终生,极大地影响受难者后半生的幸福感。宗教以其超越的时空观及对生命现象的洞察,通常能够给人以心灵的皈依和寄托,因此宗教者在医治受难者心理创伤方面,担负着世间人难以承担的责任。

第三,宗教者当以塑造受难者崭新生命为期盼。灾难对受难者身心都造成创伤,而宗教者的责任不仅是帮助受难者医治这种种创伤,更可以帮助受难者塑造自己崭新的生命。灾难不仅仅使人们痛苦,更能够让人们从中得到成长。没有经历困难和挫折的人生,很难具有深邃的智慧;同样,当人们经历从未有过的灾难时,也可以更加深刻的体悟人生,能够真正看开、看淡,认识到生命中真正宝贵的事情是什么。

第四,宗教者当以与受难者共同成长为终归。通常人们会以为受难者是弱势群体,是需要关怀的对象,这也使宗教者无形中会以帮助者自居。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帮助者和受助者是平等的。受助者应当心怀感恩,接受来自帮助者的帮助;同样,帮助者也应当心怀感恩,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帮助者或能更加真切地体会到自身存在的价值,而价值感通常是决定一个人能否生活的幸福和快乐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宗教者在帮助受难者时,当自始至终心怀感恩,这看起来是在帮助受难者,实际上也是在帮助自己。

来自自然的灾难,是人类所恐惧和极力避免的。然而,这些灾难的价值不都是负面的。灾难让人们更加真切体会到和平的价值,从而不遗余力地维护和平;灾难还让人们更加真切体会到,能够健康的活着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从而使人们更加珍惜看似平凡的生活与生命。不仅如此,当世界上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民族的人们遇到灾难时,能够引发真正的同情心。正是这种可贵的同情心,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人类的命运是那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学诚法师:宗教者如何面对受难者

佛教在线海外讯 2012年8月3日,比睿山宗教首脑会议25周年暨世界宗教者和平祈祷集会在日本京都开幕。中国佛教代表团团长、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法师出席大会并作了题为《宗教者如何面对受难者》的演讲。具体内容如下:

宗教者如何面对受难者

——在纪念比睿山宗教首脑会议25周年暨“世界宗教者和平祈祷集会”研讨会上的发言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学诚

(2012年8月3日  日本京都)

宗教通常源自于人类对未知领域的敬畏,包括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以及对宇宙法则的敬畏等等。在这些对象面前,人类是那样的渺小,以至于当灾难来临时,人类显得是那样的无助。凭借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人类将“人定胜天”的信念也发展到了极致。尽管有些灾难,通过科学的预测与事后的补救,能够将对人类的伤害降到最低,但因为人类活动而对自然产生的干扰,并因此引发的灾难,大大削减了人类正面努力的成果。因此,与过往相比,对今天的人类来说,自然灾难所引发的苦难丝毫也没有减少。作为人类大家庭中的一员,宗教者在面对灾难的受难者方面,理应承担更多的责任。

首先,宗教者当以解决受难者现实苦难为起点。在无情而又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难面前,受难者大都在极短的时间内,失去能够支撑自己生存的物质基础,乃至于身心受创。能够重建家园,恢复正常的生活,医治受到伤害的身体,是此时的第一要务。宗教者可以发动众多的信众,来为灾区做力所能及的贡献,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与受难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这也是后续救助的基础。

其次,宗教者当以医治受难者心理创伤为重点。与恢复正常生活及医治身体病伤相比,受难者心理的创伤则是更加难以恢复。受难者或受到从未经历过的灾难的恐吓,或受到失去亲人朋友的痛苦。种种心理上的创伤大都会深埋心底,若不加以疏导,便会伴随终生,极大地影响受难者后半生的幸福感。宗教以其超越的时空观及对生命现象的洞察,通常能够给人以心灵的皈依和寄托,因此宗教者在医治受难者心理创伤方面,担负着世间人难以承担的责任。

第三,宗教者当以塑造受难者崭新生命为期盼。灾难对受难者身心都造成创伤,而宗教者的责任不仅是帮助受难者医治这种种创伤,更可以帮助受难者塑造自己崭新的生命。灾难不仅仅使人们痛苦,更能够让人们从中得到成长。没有经历困难和挫折的人生,很难具有深邃的智慧;同样,当人们经历从未有过的灾难时,也可以更加深刻的体悟人生,能够真正看开、看淡,认识到生命中真正宝贵的事情是什么。

第四,宗教者当以与受难者共同成长为终归。通常人们会以为受难者是弱势群体,是需要关怀的对象,这也使宗教者无形中会以帮助者自居。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帮助者和受助者是平等的。受助者应当心怀感恩,接受来自帮助者的帮助;同样,帮助者也应当心怀感恩,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帮助者或能更加真切地体会到自身存在的价值,而价值感通常是决定一个人能否生活的幸福和快乐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宗教者在帮助受难者时,当自始至终心怀感恩,这看起来是在帮助受难者,实际上也是在帮助自己。

来自自然的灾难,是人类所恐惧和极力避免的。然而,这些灾难的价值不都是负面的。灾难让人们更加真切体会到和平的价值,从而不遗余力地维护和平;灾难还让人们更加真切体会到,能够健康的活着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从而使人们更加珍惜看似平凡的生活与生命。不仅如此,当世界上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民族的人们遇到灾难时,能够引发真正的同情心。正是这种可贵的同情心,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人类的命运是那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编辑:AdminLijin
法务专线:021-62668070  13901844859 | 传真:021-64756187 | 客服信箱:shijian021@qq.com
为报答天下父母养育之情、政府治化之德、社会各界维护之义、佛法僧三宝利乐之恩
普济畜生道愚痴之苦、饿鬼道惶惶之苦、地狱道无极之苦,故有丰财园在线佛教网
本网由中国佛陀教育协会、丰财园精舍联合主办
将此功德,回向十方法界。祈愿:三涂休息,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邪见众生,回向正道,悉发菩提心
持此功德,愿共六道一切众生早日脱离生死苦海,成就佛道!
Coryright © 2016-2021  丰财园在线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304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