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驮菩萨三个姿态有说明
2025-06-27 10:19 来源: 丰财园精舍
韦驮菩萨,又称韦陀天。相传释迦牟尼涅盘时,诸天和众王把佛陀火化后的舍利子分了,各自回去建塔供养。韦驮也分得一颗佛牙,这时一个捷疾鬼浑水摸鱼,偷走一对佛牙舍利,撒腿就跑。
韦驮奋起直追,刹那间将捷疾鬼抓获,夺回了佛舍利。诸天和众王纷纷夸奖韦驮能驱除邪魔外道、保护佛法。于是,韦陀被人们称为护法菩萨。
韦驮菩萨现天大将军身时,为四天王座下三十二将之首,也是大家所熟悉的佛教护法神。农历六月初三,是韦驮菩萨圣诞。
寺院中,韦驮菩萨像常威武地立于最靠近寺院门口的四天王殿内,面向著寺院,以守护伽蓝。其形像大多为身穿甲胄的雄壮武将,手持金刚杵,或以杵柱地,或双手合十,将杵搁于肘间。
韦驼菩萨现天大将军身,担当佛教中驱除邪魔,保护佛法的重任,为佛教中护法金刚力士的代表之一。
相传,浙江临安天目山是韦驮菩萨的道场。
寺庙只要有供奉观音菩萨,大部分都会配祀伽蓝与韦驮两大护法。
韦驮护法被安奉在观音菩萨左方,粉面无须、身着甲胄、肩被飞带、手执金刚杵;
伽蓝护法在观音菩萨右方,红脸黑髯,身着铠甲、肩被飞带、腰佩宝剑,英气逼人。
韦驮尊者是佛教的八大将军之一,自古以来,佛寺建立后,一定要安奉韦驮尊者以镇守道场。韦陀菩萨皆为头戴兽头盔,腰扎革带之装束,手持金刚杵。
韦驮的造型主要有两种:
一是双手合掌捧杵。双手合掌捧杵为接待之意,表示该寺欢迎四方游僧前来借宿〈俗称挂单〉
二是以手按杵据地。以手按杵据地,表示本寺不接待外来和尚,游僧只要看一看佛殿中的韦驮造型就知道自己受不受欢迎。
另外,韦陀菩萨的降魔杵的方位也跟寺院的大小也有关系。
如果韦陀杵扛在肩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大的寺庙,可以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三天;
如果韦陀杵平端在手中,表示这个寺庙是中等规模寺庙,可以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一天;
如果韦陀杵杵在地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小寺庙,不能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
编辑: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