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法务专线:021-62668070    13901844859    咨询QQ:470208613、290303712    投稿/投诉信箱:fcy021@qq.com
字号: 收藏
分享到:

何为“种三田”?

2023-11-06 11:42 来源: 丰财园精舍

佛经中告诉我们要想获得好的果报就应“于诸福田,欢喜敬养”。佛法将修福的方式比喻为种福田,田含有生长、收获的意思,福田也就是可生福德之田,凡敬待福田,即可收获功德、福报。

福田大致有三种:恩田,悲田,敬田。

恩田

《大经》说:“如纯孝之子,爱敬父母。”《优婆塞戒经》中云,“报恩田者,所谓父母、师长、和上”。对父母、师长、善知识,于国家众生有恩的人,我们能去报答、孝敬,这就是在自己的生命里所播种下的恩田。

父母是给予我们生命的人,对我们有养育之恩,理当恭敬孝养。

师长是在我们成长过程中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之人,包括为我们皈依受戒的师父,师父是给予我们慧命的人,恩德甚至超过给予生命的父母,所以要感师长恩。

悲田

悲田,就是从慈悲心出发,尽自己所能帮助千千万万需要帮助的人。从帮助身边的孤苦老人、失学儿童,到救助贫困病人、受灾难民,再到佛教倡导的茹素戒杀、随缘护生、慈悲放生都是。发慈悲之心,尽自己之力去帮助他贫困之人,能造就莫大的功德。

佛法讲福慧双修,做这些事的过程中,也可以修智慧。相比简单粗暴地给钱,运用自己的能力联系医院或学校,或是帮助他们找到一技之长,建立生存能力是更有效、更有智慧的做法。在菩萨道的修行中,利他与自利是一体的。当我们帮助他人的时候,其实是在帮助自己,付出的爱心和努力,不仅能使他人获得利益,也能从中升华自己的人格,又为未来培福,可谓一举多得。

为何悲田最胜?

释迦牟尼佛在世之时,看到很多佛弟子“专施敬田,不施悲田”,有违众生平等之初衷。于是便告诫弟子,那些贫穷孤老之人,甚至微贱如蝼蚁,都是世间凄苦,他们生存的艰辛,比佛家“三宝”要更甚。所以,对他们施以援手,就是修“悲田”,这样的功德福报是最大的。当遇到恰好需要帮助的人的时候,一定不要错过,这正是我们种福田的好机会。

敬田

经言:“佛为大福田,最胜福田。”敬田就是诸佛菩萨、佛法僧三宝,也包括所有的古圣先贤,都是敬田。因为这些都是宇宙间最值得我们尊重的对象,他们的恩泽普被一切众生,拔苦予乐,赐予福祉,是一切众生恭敬、礼拜、供养的对象。

佛经里有“贫女一灯”的故事:一个贫穷的女孩,剪下自己的头发卖钱,把所得的钱换取油灯供佛,获得被立为皇后的果报。所以,布施如播种,可以种一收百,种百收万,种万收亿,收获百千万亿的功德。

《无量寿经》说:“若有慈敬于佛者,实为大善。天下久久,乃复有佛。”

遇到佛不容易。现在释迦牟尼佛已不在人间了,不过佛像还在,佛法还在,僧人还在,我们如果有幸遇到了,又能够尊崇、供养,福报是很大的。

俗话说“福田靠心耕,福分由心生”,一切福田,不离方寸,种植福田跟我们的金钱地位无关。只要我们尽心尽力,发心真诚,都会种下无量的福田。

有道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在端正发心的基础上,于该供养处做供养,该布施处做布施,则能生诸福报,犹如农夫播种于田,只要认真耕作,秋天必大获丰收。

编辑:明慧
法务专线:021-62668070  13901844859 | 传真:021-64756187 | 客服信箱:shijian021@qq.com
为报答天下父母养育之情、政府治化之德、社会各界维护之义、佛法僧三宝利乐之恩
普济畜生道愚痴之苦、饿鬼道惶惶之苦、地狱道无极之苦,故有丰财园在线佛教网
本网由中国佛陀教育协会、丰财园精舍联合主办
将此功德,回向十方法界。祈愿:三涂休息,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邪见众生,回向正道,悉发菩提心
持此功德,愿共六道一切众生早日脱离生死苦海,成就佛道!
Coryright © 2016-2021  丰财园在线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304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