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飞翔先生主讲
李利安教授点评
讲座现场
丰财园在线西安讯 “你要活得长久些,你就活得简单些”。 2010年8月8日下午14时,《终南山隐士文化的现代启示》主题讲座在陕西省西安市“雁塔论坛”举办,《终南文化》责编、终南学社副秘书长史飞翔先生应邀主讲,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李利安教授主持讲座。
讲座一开始,史飞翔先生首先从终南山的概念切入,探讨了终南文化。他说,终南文化既是一种地域文化,也是一种根文化、原典文化。终南山是中华文化的摇篮和发祥地。接下来,史飞翔先生谈到了20世纪国内外隐士研究情况,并向大家重点介绍了隐士研究的三本代表性书籍:《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空谷幽兰——寻访当代中国隐士》以及《岩穴之士:中国早期隐逸传统》。
随后,史飞翔先生谈了他个人对隐士的五点体会。他说,“隐士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征,是中国文化的另一面;隐士也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但不是特产。”并以对比的方式指出中西方隐士隐士的区别:从概念归属上讲中国隐士是一个政治概念,而西方隐士是一个宗教概念;从形成的因素上讲,中国隐士是农业社会的产物、君主专制时代的产物,而西方的隐士则是宗教迫害的产物;从主观方面来讲,中国隐士不是个人主义就是失败主义,而西方的隐士多来自自由主义、功利主义。在分析了中西方隐士之后,史飞翔先生说道,隐逸很大程度上讲是一种先天基因。隐士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先天型隐士(主动性隐士)与后天型隐士(被动型隐士)。隐士天生者少,而后天者居多。史飞翔先生还提出隐士其实多半都是“入世不彻底,出世不甘心”、 “一心处两端”。基于此,史飞翔先生大胆指出“世上没有真正的隐士”, 就本意而言世人是没有人愿意做隐士的。隐士都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无奈的人生样式。
紧接着,史飞翔先生向大家展示了一组他自己拍摄的终南山隐士的照片,并结合这些照片向大家介绍了终南山隐士的历史与现状、终南山为何多隐士等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
讲座期间,史飞翔先生重点谈了隐士精神对现代人的启示。他首先从隐士概念的现代嬗变入手,讲解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隐士生活,并将隐士的精神内质总结为六点:觉醒的人生态度;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精神境界;栖身林泉、亲近自然、与天地融为一体的艺术的、智慧的活法;“大慈念一切,慧光照十方”的慈悲、善心;随缘度化、普度众生的人生理想与济世情怀;心系一处、守口如瓶的成大事的生存的智慧。在讲到隐士精神对现代人的启示时,史飞翔先生说,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种隐士情结,人人都可以做自己“心灵的隐士”,每个人都必须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隐士说到底也是一种人生的智慧。
主题讲解结束后,史飞翔先生就什么是隐士、隐士的心态、价值取向及隐士与修行人的区别等问题与现场大众进行了探讨与交流,并与大家分享隐士精神带给现代人的启示:你要活得随意些,你就活得平凡些;你要活得辉煌些,你就活得痛苦些;你要活得长久些,你就活得简单些。
最后,李利安教授对讲座进行了点评。他对史飞翔的讲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史飞翔近年来在终南山隐士文化方面的深入研究表示赞赏,并借用史飞翔先生的话“你要活得长久些,你就活得简单些”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