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法务专线:021-62668070    13901844859    咨询QQ:470208613、290303712    投稿/投诉信箱:fcy021@qq.com
字号: 收藏
分享到:

念佛时,出声念与默念,哪种更适宜?

2025-09-19 10:24 来源: 丰财园精舍
 
问:念佛之人,有出声念,有默念记数,何者为宜?
答:口称是称名号,心念亦是念名号,皆成往生之业。然,佛之本愿是称名本愿,故宜出声。是故《观无量寿经》言“令声不绝,具足十念”,善导和尚之《往生礼赞》释为“称我名号,下至十声”。但使耳中闻之,皆是高声念佛。然非不知讥嫌之高声,应思本质者出声也。
首先说念 佛有两种,一是口称,二是心中默念。
这两种念佛,法体都是名号,不管是口称还是心中默念,都成往生之业,这是很清楚的,对这两种都肯定。
但是比较起来,说出声更适宜。为什么?
阿弥陀佛的本愿是称名本愿,“称”就是口称。所以《观无量寿经》说“令声不绝,具足十念”,当然,这是指下品下生。
我们就以我们是下品下生的根机,下品下生说出声念 佛,一定有它的道理。善导和尚就是根据下品下生来解释《无量寿经》本愿文讲的“乃至十念”,解释为“称我名号,下至十声”。
所以,依据弥陀本愿、经 文祖释来看,应该出声称名。
相对于心中默念,口称佛名而出声更容易,也更能显明名号自然救度众生的功能作用。心中默念一定是心中相对比较清净,没什么事挂着,难度系数要高一点,但不是太难。
但是,对下品下生的人来说,让他心中默念就不可能了。经中说“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在死苦逼迫的情形下,有大苦恼,人在这时候可以喊出佛 号来;如果让他憋着不说,闷着,还要计数念 佛,没办法计数的。
还有坐公交车,如果心里默念,很容易被打闲岔,如果外边突然有什么事,比如有人吵架了,你往那里一看,本来上车的时候希望从上车一直念到下车,但是后来发现“我什么时候把佛 号弄丢了呢?”如果是动口小声念,或者金刚念,佛 号就容易相续。
再来,动口念会觉得佛号比较清晰。有很多人,你叫他默念,他不太会。我就问过,有人说“怎么默念啊?念 佛不就是动口吗?”像小孩,还有弱智的人,你叫他默念,他也不会。
念的声音高低,只要“耳中闻之”,就是自己念自己听得到,这都叫高声念 佛。
近代的印光大师,他非常提倡心中念得清楚、口中念得清楚、耳朵听得清楚,这一点特别重要。当然,不是一定要这样做,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这样做,比较摄心。
即使心中默念,如果我们用耳朵听的话,还是有声音之相的。比如做梦的时候,梦里不就有人对话吗?对话的时候,你的嘴巴讲话了吗?没有,你在那里躺着,但是有声音之相,有声相也算口称,也算高声念 佛。
有的人就强调念 佛要高声念,当然也有他的道理。高声念也要看环境,不是不知讥嫌,有些场合不便于扯大嗓门,比如在公交车上,或者周围的人要睡眠、休息,那声音就小一点,自己听到就可以了。
“应思本质”,我们要懂得念 佛的根本宗旨、根本精神,掌握这个原则,念念相续,总是动口发声,或者小声,或者金刚念。
所谓金刚念,就是自己念自己听,别人听不到。
总之,视环境因缘,养成时时念 佛的习惯,能出声尽量出声,能动口尽量动口;不便动口,不愿发声,也可以心中忆念 佛号。

 

编辑:明慧
法务专线:021-62668070  13901844859 | 传真:021-64756187 | 客服信箱:shijian021@qq.com
为报答天下父母养育之情、政府治化之德、社会各界维护之义、佛法僧三宝利乐之恩
普济畜生道愚痴之苦、饿鬼道惶惶之苦、地狱道无极之苦,故有丰财园在线佛教网
本网由中国佛陀教育协会、丰财园精舍联合主办
将此功德,回向十方法界。祈愿:三涂休息,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邪见众生,回向正道,悉发菩提心
持此功德,愿共六道一切众生早日脱离生死苦海,成就佛道!
Coryright © 2016-2021  丰财园在线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304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