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们对一件事物产生信心相对比较容易,但若想信心坚固,不被外界影响,那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我们作为普通的凡夫俗子,要使信心不退,的确也很难做到。依教典说,到初果须陀洹的圣位,始可得到不坏信,所谓四不坏信是也。四不坏信者:一信佛,二信法,三信僧,四信戒。
信佛,既包括信仰本师释迦牟尼佛,更应该包括信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信我们自己人人本具的真如佛性。只有这样来信佛,我们信佛的这个信念才能够真正坚定不移。
诸佛世尊从法化生,没有法就没有佛,也就没有僧。当然,如果没有佛的亲证,没有佛的宣说,法虽然存在,但却没有人能宣说出来。法是永恒的,法是真理,法是规律,法是我们能够亲证的一种客观存在。法表现在本体方面,它是我们亲证的一种境界;表现为语言文字,那就是经典,一切的经典表现为思维方式,那就是一种思想体系,这些都是法的内容。具体到我们现在所信的法,有四谛法、十二因缘法,有四摄法、六度法,乃至广说有无量无边的法门。这些法门既包括亲证的境界,也包括修行的方法。修行的方法和亲证的境界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只有路走对了,途中的一切境界,我们才能够得到实证。
僧,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是指十方贤圣僧。指证得了果位的僧人,指四果阿罗汉,即贤僧圣僧、菩萨僧。尽管目前多数都是凡夫僧,但只要持戒清净,我们就可以皈依。所以,我们皈依三宝,也要皈依清净福田僧。没有清净福田僧主持、弘扬佛法,我们同样不可能来亲近三宝,修学佛 法,发出离心。
戒有防非止恶的功能。我们依照戒的规律去行,就可不做为非作歹的事,就可止息许多的过恶,因此,也就可以使我们的身心泰然,使我们离苦得乐,这是的确的,相信必是如此的。同时,相信我们要得到三宝的“实”,三宝的“德”,三宝的“能”,也就非持戒不可。对于这种道理,极端信奉、没有丝毫怀疑,这名为信戒。证到初果的圣者,对“佛”“法”“僧”三宝及“戒”就有绝对的信仰,就再也不会有什么退失了。若在我们凡夫位上,对“佛”“法”“僧”三宝以及“戒”始终如一的信奉下去,那是很少有的,但不要因为做不到这点,我们就把信心退失,而以一时的高兴就到三宝门中来跑跑,不高兴的时候,就不来跑了。当知现在虽不能得四不坏信,可是要设法慢慢儿使它增长乃至成熟才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