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山大师写过一首《费闲歌》。什么叫“费闲”呢?就是走冤屈路,无效路,不干正事,浪费光阴。表面上很忙,但忙的都不是正经事,都不是有效的事。
一辈子七八十年,你挣的钱都到哪里去了?吃的吃,穿的穿,玩的玩。但是,你吃的东西现在在哪里?粪坑里。你穿的东西去了哪里?垃圾堆里。你玩过的东西又在哪里?记忆里。剩下哪样是真实的?没有一样靠得住。
只有在自我的觉醒里面,你才能够做到最真实的事情,最清醒的事情,不浪费人生的光阴。如果不能,你的情绪可能浪费你十年,甚至几十年的光阴。一个失恋五年走不出来,一个离婚十年走不出来,一个情劫又十年走不出来。人生还有几个十年呢?
所以,《费闲歌》实际上是一种人生的终极关怀,是要让你站在终极维度上审视自己:我的人生究竟干了什么,有没有价值,有没有意义。
希望大家能够参照憨山大师的《费闲歌》,来看一看自己哪些时间被浪费了,哪些是做的无用功。大家要彻底地反思,就像在你的心里点燃一盏明灯,来好好地照见自己;要在与烦恼作战、与妄想作战的过程当中,来一回 真枪实刀的自我觉醒与自我面对。

静修体悟
讲道容易体道难,
杂念不除总是闲。
世事尘劳常挂碍,
深山静坐也徒然。
出家修道、学佛修道,对于我们在家人适不适合?也适合。红尘人生其实也是修行,只不过修行的方式不一样罢了。
憨山大师说:“讲道容易体道难。”在讲台上讲两句,很容易。站上台,谁都是老师。但是,真正要去体验道统,体验真理,不太容易。很多人讲得到,做不到。当了一辈子老师,没有唤醒真正的觉悟。因为自己就没有觉醒过,能把谁唤醒?
为什么说“讲道容易体道难”呢?因为要进入真正的修行不容易。如果你没有真正的修行,就体验不了大道之为何物。
那么,真正的修行是什么呢?就是要除去你的杂念。围绕自我而转的烦恼、妄想都是杂念。目标虽然很好定,但是真正要除去杂念的时候,要把你自己真实地奉献出去,成就大家的时候,也许你会问一句:“凭什么?!”只要有一个“凭什么”,你在任何一个真修实证面前,就是保守的,因为你心不甘情不愿。
“我不想发大愿,我不愿做佛,我就想当个众生,谁要求我奉献,都很过分!”世间上的人不就是这样的吗?杂念,就是每个人都在竭尽能事地保护自己。我们学了很多教理,但很少有人去对治我执,去除杂念。一旦你下不去手,学佛、修行就成了一句闲言闲语。
所以,世间上的世事尘劳,以及我相、人相、众生相,总是挂碍着你的心。家里面对你不公,单位上对你不公,谁又欺负你了,整个世界都对你不好,其实就是把自我放得太高,最根本的挂碍就是私欲。
私欲不除,即使我们住在心灵家园文殊院,甚至跑到深山老林里,一辈子也去除不了围绕自我而转的杂念。当有真修实干的时候,你就会放弃私欲。
实际上真正的体悟大道,它的难并不是说不容易懂,而是你下不去手。大道从没有隐藏起来,一句话就能说清楚。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经”。真传一句话,就是每个人的自我就是最大的障碍。
一旦舍身大力地除去自我,佛教里叫做“除粪”。最大的“粪”是什么?就是“我”。最不干净的东西、最自私的核心就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