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严偈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其意乃谓若人欲了了明知,三世一切诸佛之所以为佛。(三世:过去、现在、未来)就应留心观察,十法界内之四圣六凡之依正二报。及形形色色,各种境界,一切种性,皆为一心之所造化。盖因心由性发;性由心显。性乃心之体;心乃性之用。体用不二,心性一如。所谓法界性者,由心随缘,性不变故。所谓唯心造者,而性不变,心随缘故,故曰“随缘不变;不变随缘者是也”。
再进而观察宇宙人生的造化,寿夭贵贱,祸福苦乐,亦皆为一心所造。而心之善恶,多由于环境之熏习,或被环境所囿,致受环境之支配,不克自拔。造善恶业,依业受报。但灵明觉性,虽随缘而不变不失,固未损分毫也。
今以喻明,境界如风,此心如水,以湿譬性。境界风动,静水腾波,而湿性丝毫未变。但其性虽未因风而变波,而已随水风之缘而澎湃,如是可谓之变耶?抑不变耶?是皆不可说。如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此乃观法界性而成佛之所以然。若定谓之是变,或是不变,即是观法界相。而成六道凡夫之所以然也。
《楞严经》云“观相元妄,观性元真。”则可知三世诸佛,皆于法界以观“性”,故证常乐我净之四德。六道凡夫,同执诸法以观“相”,故堕生老病死忧愁苦恼之八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