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门讲究随缘以度众生,其实就是广结善缘。佛陀所说的“四摄法”,即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则是摄受、化导众生的善法。
四摄法无论是在行菩萨道者度众生,及世间的为人处世方面,都将产生良好的效果。四摄法概要而言,可总结为以下4点。
1.发清净心,广行布施。
佛门十分推崇布施,布施是六度之一,此法门甚为殊胜。布施分为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三种;财布施即是以钱财布施,法布施即是为人讲佛法以布施,无畏布施即是以种种方便安慰处于惊恐、忧虑中的人,以成无畏布施。
佛陀说若能发清净之心,以“三轮体空”之法布施,其福德更是不可思议(所谓“三轮体空”,即是无布施者,无布施物,无布施的对象)。在世间以清净心广行布施,助人于窘境,将赢得他人的尊敬爱戴,与众人的关系融洽。
2.说柔软语,广结善缘。
四摄中的“爱语”,就是指柔软语。每个人的天性之中,都排斥刚强的语言,而喜悦柔软语。柔软的语言,给人以温暖。如春风轻拂柳条,如春雨滋润小草。
行菩萨道者,根据众生的不同根性,以柔软语善言抚慰,使之依附,进而渐渐将之引入正法。在世间之中,说柔软语的人,别人都乐于与之亲近,可谓广结善缘。在此基础上,很多事情都将变得好办。
3.以身作则,利益他人
修行之人,当身语意都规范。意念清净,语言如法,行为端正。以身作则,示于众人。行菩萨道者,更是发广大菩提心,以种种方便利益众生。
在世间之中为人处世,也当严格如法规范自己,以身作则,处处帮助他人,利益他人。若能如此做,纵然不谈一个“佛”字,也是在如理践行佛法,是佛陀的真弟子。反之,口中说佛,心中及行为上都与佛道相违背,是为行邪道,不是真正的佛弟子。
4.自如金刚,循循善导
行菩萨道者践行同事摄时,即是先随着众生的习气,与之“打成一片”,使之依附。其后等到机缘成熟,循循善导,将之引入佛道,进而为之传法。
不过不同人的习气千千万万,而且有许多不好的习气。行菩萨道者,具足大智慧,性如金刚,不为其所染,因此无恙。如若功夫不到,智慧不具足,定力不够,就容易被恶习所染,则不适合以此法摄受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