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出家修行的僧人,还是皈依佛门的善信居士,亦或是信仰佛教的在家信众,诵经念佛是一位正信佛弟子精进修学所必备的功课。然而,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人诵经念佛过于表面化,嘴上虽然念叨着佛号,心中杂念妄想太多,一切功德也就散了。诵经念佛不是走形式,不是做给佛菩萨看的,是否真正有功用,因果知道。
有些人学佛修行一味贪求数量之多,愚痴地认为只要自己多诵读经书、念诵佛号,就离开悟不远了,就能与佛菩萨感应道交而受到加持力,这都是妄想。诵经念佛,是学习佛的智慧和慈悲,以智慧断烦恼,修持清净心、菩提心,远离一切颠倒梦想,从而离苦得乐、自我解脱。诵经念佛时,牢记这2点,助你功德圆满!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我们每个人自无始劫以来都不同程度地造下过恶业,这些业障不断流转,影响和障碍着自身的命运福祸。曾经种下恶因,因缘若具足,就要遭受恶果,认识到因果的真实不虚,就要懂得从当下修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亡时罪亦灭;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忏悔要向内修,要发自真心改过,誓不再犯。正所谓“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佛法之根本就在于“因果”二字,“菩萨畏因,凡夫畏果”,菩萨因为救苦救难、广种善因,因而成就无量庄严功德。而凡夫不畏因果、肆意妄为,造下恶业,故而感受诸苦。
“神通不敌业力”,佛菩萨的神通也敌不过个人的因果业力。学佛若不明因果,不从内心和行为上改过,断恶修善,再修多少年也是枉然。佛法若不去实践,也只是一纸空谈。希望大家诵经念佛时,带着对佛菩萨的感恩、对因果的敬畏、对往昔罪业的忏悔,虔诚诵持,方可利益无边。
“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须一切法”,我们为什么要念佛修行?为了度我们那颗充满烦恼欲望的心。
“礼佛一拜,罪灭河沙;念佛一声,增福无量”,诵持佛号不要贪求快、贪求多,也不要执着于念诵经文的发音是否正确,最关键的是心要清净、无杂念。“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念佛不走心、不摄心,断不了分别,心不得解脱、心中忧虑恐惧、困苦不堪,则念佛无用。
“一切唯心造”,心有多静,功德有多深。《六祖坛经》中写道:“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真正与佛菩萨感应道交,不是向外去求、去寻找,而是内心的良善慈悲。
一个人的心地有多好,也就离佛心越近。“一声佛号一声心”,诵经念佛贵在那颗清净心,如如不动、一心不乱、心无二用,“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心静则智慧开、菩提现。
《心经》里说道: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看淡放下生活中的那些是是非非,得失随缘,不强求,心无挂碍,则烦恼不生。当你心烦意乱的时候,多多诵经念佛,让佛法的清凉平复你心中的忧愁与怒火,给你自在与清净。“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人生之福祸都是内心力量的感召,内心的清凉才是佛法之真实利益所在。
以上这2点,希望大家谨记在心。愿佛法无边,度尽一切苦难众生;愿一切众生听闻正法,精进修学、慎勿放逸。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