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法务专线:021-62668070    13901844859    咨询QQ:470208613、290303712    投稿/投诉信箱:fcy021@qq.com
字号: 收藏
分享到:

以此过失,感得处胎六年的冥暗之苦

2021-08-04 09:54 来源: 丰财园精舍


从前,有一位菩萨身为大国王,这位国王皈信三宝,奉行十善,品德高尚,德政遍及远近。在国王的治理下,国内不使用武力,也不设监狱刑罚,风调雨顺,五谷丰收,百姓生活富足安乐,天下安康,民无怨言。在国王的教化下,国人不读虚华不实的文章,而对六度的真理朗朗上口。

 

当时,有一位梵志,戒行清净,独居于山林中,不与世俗人相往来,专心在道业上精进。一天夜晚,这位梵志因为口渴,便外出觅水,摸黑来到池边,误喝了他人莲花池中的水,喝完后,突然意识到:“有人买下这座莲花池用来养花,以花供佛,我没有征得主人的同意,就喝了池中的水,这是偷盗的行为。偷盗的恶报,会堕入地狱受苦,而后转世为畜生,被屠宰贩卖,以偿还此债;即便将来得生人道,也会成为奴婢,受人役使。不如今世就将此罪业偿还,来世不再受苦报。”

 

于是这位梵志来到王宫,向国王自首,说自己犯了偷盗罪,请国王依法治罪,希望能于此世即偿还此罪报,不受来世之恶报。国王听后,说道:“水是自然之物,不是什么稀有宝贝,您喝了它怎么会有罪呢?”梵志回答:“有人买了房子,房舍中的水井也就归其所拥有;田亩的主人也珍惜田中的草,若想汲取井水来喝,或是割草来用,都必须先征得主人的同意才行。我未经允许就擅自喝了莲花池中的水,这难道不是偷盗吗?请大王依法处置我!”

 

国王对梵志说:“我现在国事繁忙,需要先去处理,请您先到花园中等我。”太子便安排梵志在花园深处等待。国王因事务繁多,一忙就将这件事忘了,直到六日后才想起,问道:“那位梵志还在王宫内吗?赶紧带他过来。”梵志忍受了六日的饥渴,身体非常虚弱,来到国王面前,顶礼起身时,站不稳,跌倒在地。国王见此情景,流泪自责:“我犯了严重的过失!”王后则不以为然,反而加以嘲笑。

 

国王派人安排梵志沐浴,并准备美味的食物,亲自供养,向梵志顶礼忏悔:“我身为国君,应当照顾人民,对人民的饥寒感同身受,更何况是对怀道施德之士?就算集合全国为善之人所修的福报,都不及一位戒行高远的贤者所具备的功德力,受他的福德庇荫,能令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谷物丰收,这都是因为持戒的功德力。”

 

国王告诉梵志:“只是不告而饮,就遭受这样的罪报,若是真正的偷盗,罪业不就更重了?您已经受了六日饥渴之报,我现在赦免您的罪,后世不会因此事再受苦报了。”梵志听了,说道:“太好了!承蒙国王的大恩泽。”

 

自此之后,国王经无数次的生死轮迥,至即将成佛时,必须经历六年的饥饿苦行,罪业受尽,方得成就佛道。王后转世,成为瞿夷夫人,必须受六年怀胎之苦,才生下罗睺罗。至于太子,则放弃王位,入山林中精勤修行,邪见之徒都说太子狂妄昏惑,而加以毁谤。

 

这些毁谤辱骂之言传到太子耳中,太子都忍了下来,且起大慈悲心,探求救济众生之法,精进用功,最后福慧圆满,道业成就,天人纷纷前来顶礼,帝王臣民皆来归顺。

 

佛对比丘们说:“当时那位国王,就是我的前身;当时的王后,就是现在的瞿夷;当时的太子,就是罗睺罗。造恶,祸患就会降临;广施恩德,福报就会聚集,岂能不谨慎?当时的那位国王因为国事繁忙,让梵志饥饿六天,以致此生必须遭受六年饥饿苦行才得偿还此罪。

 

六天后,国王亲自供养梵志,以此因缘,在六年苦行了却罪业后,得成就道果。至于瞿夷,因为嘲笑的过失,感得今生怀孕长达六年,宛如重病一般,才生下罗睺罗。当时的太子,因为让梵志在花园深处独受饥渴,未加闻问,以此过失,感得今生处胎六年的冥暗之苦。”

 

典故摘自:《六度集经·卷第五(五三)》

 

省思: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众生畏惧苦果,却不知从因地上谨慎,菩萨悲悯众生,以身示道,见此示现,怎能不深自警惕?“如是因,如是果”,真实不虚,吾人应当深识因果,时时提起觉性,谨慎身口意,并学习菩萨广行六度之悲心愿行,饶益有情,方不负大悲示现之恩。

 

从前,有一位菩萨身为大国王,这位国王皈信三宝,奉行十善,品德高尚,德政遍及远近。在国王的治理下,国内不使用武力,也不设监狱刑罚,风调雨顺,五谷丰收,百姓生活富足安乐,天下安康,民无怨言。在国王的教化下,国人不读虚华不实的文章,而对六度的真理朗朗上口。

 

当时,有一位梵志,戒行清净,独居于山林中,不与世俗人相往来,专心在道业上精进。一天夜晚,这位梵志因为口渴,便外出觅水,摸黑来到池边,误喝了他人莲花池中的水,喝完后,突然意识到:“有人买下这座莲花池用来养花,以花供佛,我没有征得主人的同意,就喝了池中的水,这是偷盗的行为。偷盗的恶报,会堕入地狱受苦,而后转世为畜生,被屠宰贩卖,以偿还此债;即便将来得生人道,也会成为奴婢,受人役使。不如今世就将此罪业偿还,来世不再受苦报。”

 

于是这位梵志来到王宫,向国王自首,说自己犯了偷盗罪,请国王依法治罪,希望能于此世即偿还此罪报,不受来世之恶报。国王听后,说道:“水是自然之物,不是什么稀有宝贝,您喝了它怎么会有罪呢?”梵志回答:“有人买了房子,房舍中的水井也就归其所拥有;田亩的主人也珍惜田中的草,若想汲取井水来喝,或是割草来用,都必须先征得主人的同意才行。我未经允许就擅自喝了莲花池中的水,这难道不是偷盗吗?请大王依法处置我!”

 

国王对梵志说:“我现在国事繁忙,需要先去处理,请您先到花园中等我。”太子便安排梵志在花园深处等待。国王因事务繁多,一忙就将这件事忘了,直到六日后才想起,问道:“那位梵志还在王宫内吗?赶紧带他过来。”梵志忍受了六日的饥渴,身体非常虚弱,来到国王面前,顶礼起身时,站不稳,跌倒在地。国王见此情景,流泪自责:“我犯了严重的过失!”王后则不以为然,反而加以嘲笑。

 

国王派人安排梵志沐浴,并准备美味的食物,亲自供养,向梵志顶礼忏悔:“我身为国君,应当照顾人民,对人民的饥寒感同身受,更何况是对怀道施德之士?就算集合全国为善之人所修的福报,都不及一位戒行高远的贤者所具备的功德力,受他的福德庇荫,能令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谷物丰收,这都是因为持戒的功德力。”

 

国王告诉梵志:“只是不告而饮,就遭受这样的罪报,若是真正的偷盗,罪业不就更重了?您已经受了六日饥渴之报,我现在赦免您的罪,后世不会因此事再受苦报了。”梵志听了,说道:“太好了!承蒙国王的大恩泽。”

 

自此之后,国王经无数次的生死轮迥,至即将成佛时,必须经历六年的饥饿苦行,罪业受尽,方得成就佛道。王后转世,成为瞿夷夫人,必须受六年怀胎之苦,才生下罗睺罗。至于太子,则放弃王位,入山林中精勤修行,邪见之徒都说太子狂妄昏惑,而加以毁谤。

 

这些毁谤辱骂之言传到太子耳中,太子都忍了下来,且起大慈悲心,探求救济众生之法,精进用功,最后福慧圆满,道业成就,天人纷纷前来顶礼,帝王臣民皆来归顺。

 

佛对比丘们说:“当时那位国王,就是我的前身;当时的王后,就是现在的瞿夷;当时的太子,就是罗睺罗。造恶,祸患就会降临;广施恩德,福报就会聚集,岂能不谨慎?当时的那位国王因为国事繁忙,让梵志饥饿六天,以致此生必须遭受六年饥饿苦行才得偿还此罪。

 

六天后,国王亲自供养梵志,以此因缘,在六年苦行了却罪业后,得成就道果。至于瞿夷,因为嘲笑的过失,感得今生怀孕长达六年,宛如重病一般,才生下罗睺罗。当时的太子,因为让梵志在花园深处独受饥渴,未加闻问,以此过失,感得今生处胎六年的冥暗之苦。”

 

典故摘自:《六度集经·卷第五(五三)》

 

省思: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众生畏惧苦果,却不知从因地上谨慎,菩萨悲悯众生,以身示道,见此示现,怎能不深自警惕?“如是因,如是果”,真实不虚,吾人应当深识因果,时时提起觉性,谨慎身口意,并学习菩萨广行六度之悲心愿行,饶益有情,方不负大悲示现之恩。

 
编辑:明慧
法务专线:021-62668070  13901844859 | 传真:021-64756187 | 客服信箱:shijian021@qq.com
为报答天下父母养育之情、政府治化之德、社会各界维护之义、佛法僧三宝利乐之恩
普济畜生道愚痴之苦、饿鬼道惶惶之苦、地狱道无极之苦,故有丰财园在线佛教网
本网由中国佛陀教育协会、丰财园精舍联合主办
将此功德,回向十方法界。祈愿:三涂休息,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邪见众生,回向正道,悉发菩提心
持此功德,愿共六道一切众生早日脱离生死苦海,成就佛道!
Coryright © 2016-2021  丰财园在线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304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