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法务专线:021-62668070    13901844859    咨询QQ:470208613、290303712    投稿/投诉信箱:fcy021@qq.com
字号: 收藏
分享到:

从来就没有障碍,只是我们想不开罢了

2021-07-21 10:04 来源: 丰财园精舍


当我们被人误解而受到压抑的时候,不要总是希望通过申辩来得到别人的理解和谅解。当我们面对委曲、压抑、误会之时,也正是考验我们的时候。我们不必说:“我是委屈的,我是被冤枉的。”
 
大家知道,日本有一个白隐禅师。曾经有一对青年男女谈恋爱,一不小心生了个孩子。那个男的吓跑了,那个女的父母问她:“这个孩子是谁的?”她想了想,平时父母尊敬白隐禅师,于是说是白隐禅师的。她的父母气坏了,连咒骂带羞辱地把孩子丢给了白隐禅师。
 
这个老和尚回应说:“是这样的吗?”然后就为那个孩子乞奶喝。人们都嘲笑他,说他是花和尚。最后那个女的良心受折磨,看到白隐禅师遭受的讽刺、唾弃和白眼,最后终于对父母说:“那个孩子不是白隐禅师的……”那个跑了的年轻人也回来了。她的父母赶紧向禅师忏悔,要领回那个孩子。对此白隐禅师依然:“是这样的吗?”从始至终地坦然面对。
 
可见,当此之时,我们不必急着去申辩,也不必希望得到别人的谅解,这就是修行。学佛不求尽如人意,学佛不求一帆风顺,而是面对逆境和遭遇的调整心态。
 
如果这样申辩和抱怨,就会产生人我分别之心的困扰,从而加深没完没了的怨憎之情。
 
这样就会恶性循环。我们永远不要恨别人,为什么?因为恨别人伤害的都是自己;即使伤害了别人,对我们自己也没有任何好处。因为冤冤相报何日了?这句话一点都不会错。退一步海阔天空,冤家宜解不宜结,不要坚持纠缠、计较地伤害自己和他人;要豁达,要自在,要原谅别人,正是解放我们自己。
 
人我心起,嗔报之火诞生,多年积聚的善法功德就要被毁。佛教常说: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可谓火烧功德林,嗔恨之心害己害人。
 
我们应当知道,受压抑委屈是由业力而牵引的,是一种因缘果报。因为并不完全是自己的过错所导致的结果。所以我们受压抑、受委屈之后应当学习忍辱波罗蜜,就是逆来顺受的改变和消化、转化。如果能够不自以为是地谦卑,即使受到压抑和委屈,那么又有什么可以被伤害的呢?
 
这个过程中,感悟不但没有什么实在的压抑和委屈,而且还要感恩自己通过压抑和委屈的考验,改变了我对于我的执着。就我个人而言因为回到这个地方,有了那么多的经历,所以成就了我自己的承受和消化能力。正如“回首但看年来事,青山妩媚景不同”,回想起来:顺境感恩,逆境锻炼。由此,应当真诚地感谢曾经的经历,无论顺逆,都是使我茁壮成长的功课。
当我们被人误解而受到压抑的时候,不要总是希望通过申辩来得到别人的理解和谅解。当我们面对委曲、压抑、误会之时,也正是考验我们的时候。我们不必说:“我是委屈的,我是被冤枉的。”
 
大家知道,日本有一个白隐禅师。曾经有一对青年男女谈恋爱,一不小心生了个孩子。那个男的吓跑了,那个女的父母问她:“这个孩子是谁的?”她想了想,平时父母尊敬白隐禅师,于是说是白隐禅师的。她的父母气坏了,连咒骂带羞辱地把孩子丢给了白隐禅师。
 
这个老和尚回应说:“是这样的吗?”然后就为那个孩子乞奶喝。人们都嘲笑他,说他是花和尚。最后那个女的良心受折磨,看到白隐禅师遭受的讽刺、唾弃和白眼,最后终于对父母说:“那个孩子不是白隐禅师的……”那个跑了的年轻人也回来了。她的父母赶紧向禅师忏悔,要领回那个孩子。对此白隐禅师依然:“是这样的吗?”从始至终地坦然面对。
 
可见,当此之时,我们不必急着去申辩,也不必希望得到别人的谅解,这就是修行。学佛不求尽如人意,学佛不求一帆风顺,而是面对逆境和遭遇的调整心态。
 
如果这样申辩和抱怨,就会产生人我分别之心的困扰,从而加深没完没了的怨憎之情。
 
这样就会恶性循环。我们永远不要恨别人,为什么?因为恨别人伤害的都是自己;即使伤害了别人,对我们自己也没有任何好处。因为冤冤相报何日了?这句话一点都不会错。退一步海阔天空,冤家宜解不宜结,不要坚持纠缠、计较地伤害自己和他人;要豁达,要自在,要原谅别人,正是解放我们自己。
 
人我心起,嗔报之火诞生,多年积聚的善法功德就要被毁。佛教常说: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可谓火烧功德林,嗔恨之心害己害人。
 
我们应当知道,受压抑委屈是由业力而牵引的,是一种因缘果报。因为并不完全是自己的过错所导致的结果。所以我们受压抑、受委屈之后应当学习忍辱波罗蜜,就是逆来顺受的改变和消化、转化。如果能够不自以为是地谦卑,即使受到压抑和委屈,那么又有什么可以被伤害的呢?
 
这个过程中,感悟不但没有什么实在的压抑和委屈,而且还要感恩自己通过压抑和委屈的考验,改变了我对于我的执着。就我个人而言因为回到这个地方,有了那么多的经历,所以成就了我自己的承受和消化能力。正如“回首但看年来事,青山妩媚景不同”,回想起来:顺境感恩,逆境锻炼。由此,应当真诚地感谢曾经的经历,无论顺逆,都是使我茁壮成长的功课。
编辑:明慧
法务专线:021-62668070  13901844859 | 传真:021-64756187 | 客服信箱:shijian021@qq.com
为报答天下父母养育之情、政府治化之德、社会各界维护之义、佛法僧三宝利乐之恩
普济畜生道愚痴之苦、饿鬼道惶惶之苦、地狱道无极之苦,故有丰财园在线佛教网
本网由中国佛陀教育协会、丰财园精舍联合主办
将此功德,回向十方法界。祈愿:三涂休息,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邪见众生,回向正道,悉发菩提心
持此功德,愿共六道一切众生早日脱离生死苦海,成就佛道!
Coryright © 2016-2021  丰财园在线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304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