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无尘
有些话是不能说出来的。一旦失口,往往一丝脆弱的牵绊都会断掉,纵然痛惜也。
佛要人积口德,少说话,有时候,不如不说。
佛是有理由的,因为,“言多必失”,爱说话的人,总会无意中暴露了自己的秘密或短处,这些秘密和短处,日后可能成为他人的把柄。而有时候,话太多了,说得太过了,又容易无意中滋生口舌,甚至得罪人。生活中常会有这样的例子,比如人家听到一句不好的话,生气了,问:“谁说的?”然后人家就会说:“那个某某某说的。”于是,缝隙就生成了。
有一个很会说话的人,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处处逢源,很讨人喜欢,职位也平衡地上升,但是偏偏有一次,参加领导的老母亲生日宴时,他对领导说:“您妹妹长得跟您真像,一脸福气。”领导当场黑了脸,原来,那个不是他妹妹,而是他的女儿,才二十岁,却因为长得成熟,看起来比真实年龄要老很多。结果不用说,他从此再也得不到领导的扶持。看,赞美的话也可能说错。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一句六月寒”,伤人的话,是不能说的。说出去了,不仅伤了对方,还伤了自己。而一句暖心的话,却可能让人记得一辈子,甚至,让人从苦难中解脱出来,重新激发起生活的勇气。
有些气头上的话,也不可说。人生气的时候,情绪不受控制,说出来的每一句话,可能都是伤害别人的毒箭。多少本是好友的人,因为自己的一句气话,从此兵戎相见。多少恋人或夫妻,因为争吵中的一句气话,而分道扬镳。
有些话,不说比说好。比如人家正遭受剧变,悲伤难过,你还一个劲说:“不要这样,不要这样。”这句话,只会更助长别人的悲伤。最好的办法,是静静地,等朋友哭完,然后,递上一包纸巾。
有些话,不如不说。比如奉承的话,拍马的话,这些话说多了,会让你看轻自己。如果听的人是个正直的人,他会因你的话,对你反感。如果他是个喜欢别人拍马的人,那么,这个人本身人品就有问题,迟早会栽跟斗。
所以,话要少说,说之前要想清楚。
(本文是丰财园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