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法务专线:021-62668070    13901844859    咨询QQ:470208613、290303712    投稿/投诉信箱:fcy021@qq.com
字号: 收藏
分享到:

素食与佛教的渊源

2013-07-25 19:19 来源: 丰财园在线


       素食与人体的健康有极密切的关系,但它并非起源于佛教,也非佛教徒单独提倡。从古到今,世界许多哲学家、科学家、文学家等都提倡素食。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以及毕达哥拉斯都强烈地提倡素食。近代的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英国戏剧家萧伯纳,都是基于人道主义观点赞美素食,萧伯纳是有名的茹素者。中国古代孟子的“君子远庖厨”的思想,易经的“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道家真人深山修炼只吃水果的功夫,两千多年来,一直为儒道之徒所继承。二千五百年前生长在印度的释迦牟尼根据慈悲和平的教义,由戒杀放生到主张不吃肉,此种教诫散见于佛教经典尤其是大乘佛教的各种经律论中。后世,佛教弟子,身体力行,其品格清净高尚,其行为淑世善民,化强暴者嚣悍之气,使世界人类倾向和平,则更成为佛教的独特的优良传统。
  
       释迦牟尼佛为太子时,一次树下观农,见农夫犁土,掘出蚯蚓,鸟儿飞来啄食,引起他对众生互相残杀,弱肉强食的悲思。印度吠檀多派崇拜梵天,每年以大批牲畜宰杀祭祀,一直为释迦所反对,释迦在说法时,于大乘的《楞严》、《华严》、《楞伽》、《涅槃》、《梵网》诸经中,处处提倡禁绝肉食。具体如《楞伽经》,根据身体健康、三世因果、修养身心、慈悯众生等各种道理,指出肉食者有十八种过患,而素食者具足无量功德。印度、中国历代宗派的祖师,都是淡泊自甘、粗衣蔬食的茹素者。三国时的曹操受佛教影响,据说自奉节俭,常常茹素。南北朝时虔诚奉佛的梁武帝依《涅槃经》、《四相品》等经文,制僧尼居士断酒肉,宗庙荐馐用疏果,颁发断酒肉文,详叙食肉的过失。如文中云:“若食肉者断大慈种,何为断大慈种?凡大慈者皆令一切众生同得安乐,若食肉者一切众生皆为怨对同不安乐。若食肉者是远离声闻法,若食肉者是远离辟支佛法,若食肉者是远离菩萨法,若食肉者是远离菩萨道,若食肉者是远离佛果,若食肉者是远离大涅槃,若食肉者障生六欲天,何况涅槃果……”又云:“若久食菜人荣卫流通,荣卫流通则能饮食,以饮食故气力充沛,神明清爽少于昏疲……”
 
       梁武帝会合当时京都的僧尼1448人,延请法师宣讲断酒肉经文,并于佛前宣誓断食酒肉,由于梁武帝的提倡,在其管辖的江南境内便使用政治力量推行,从江南到江北,乃至全中国的寺院都逐渐受其影响。隋文帝杨坚登位,大力提倡佛教,每兴建法会,必沐浴斋戒,诫臣民不食荤辛。隋炀帝杨广,于智者大师前顶礼受菩萨戒时,亦发誓秉承受持菩萨慈悲护生之戒行。唐太宗李世民,为追荐于战争中死难的军民,在战场地区修建寺庙,并举行追荐法会,以香花水果供佛,以素斋供僧。自佛教传入中国后,历代帝王,除少数辟佛者外,凡遇祭祀大典或修建法会,均提倡斋戒素食,从上到下养成了社会风气。
  
      文学史上的唐宋八大家,柳宗元、刘禹锡、王维、苏东坡、王安石等均信佛。其中最突出的是诗人王维,平生茹素信佛,事母至孝。母亲崔氏是虔诚的佛教徒,师事神秀弟子大照禅师三十余年,褐衣蔬食,持戒安禅。王维自幼受到佛教思想的熏陶,长而拜长安荐福寺道光禅师为师,断食肉酒。又善绘画,世称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所作诗,多山林清逸之气。宋朝的永明延寿禅师,明代的莲池大师,都是净土宗的一代祖师,在徒众中大力宣传戒杀放生和吃素的功德。莲池大师写有著名的《七笔勾》和《戒杀放生文》,其中析理精微,字字饱含慈悲感情,令人感动。
  
       近代高僧如太虚、虚云、弘一、印光诸法师,都是身体力行的茹素者。其中虚云法师禅功很高,活到121岁。他平生爱护生物,在广东曹溪讲禅时,有老虎皈依、受戒的传说。弘一法师的弟子丰子恺,曾有《护生画集》印行,宣传素食和戒杀放生,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编辑:admin
法务专线:021-62668070  13901844859 | 传真:021-64756187 | 客服信箱:shijian021@qq.com
为报答天下父母养育之情、政府治化之德、社会各界维护之义、佛法僧三宝利乐之恩
普济畜生道愚痴之苦、饿鬼道惶惶之苦、地狱道无极之苦,故有丰财园在线佛教网
本网由中国佛陀教育协会、丰财园精舍联合主办
将此功德,回向十方法界。祈愿:三涂休息,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邪见众生,回向正道,悉发菩提心
持此功德,愿共六道一切众生早日脱离生死苦海,成就佛道!
Coryright © 2016-2021  丰财园在线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304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