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叫做随喜?
所谓随喜,根据《俱舍论》的观点,就是指无有任何嫉妒心,对别人所做的一切善根发自内心地欢喜。在大乘论典中,随喜也是相当重要的,比如《现观庄严论》第二品中就讲到了三种修道--胜解修道、回向修道、随喜修道,其中,令未生起的善根生起,叫做信解修道;令已生起的善根不失坏,叫作回向修道;令善根不坏且越来越增上,叫做随喜修道。一般而言,这三种修道从资粮道到十地末尾都必须具足。
别人作了好事,我乐见其成;
别人有成就,不起嫉妒的心,随口说些赞叹的好话;
别人失意,不幸灾乐祸,随口说些鼓励的话。
随口说些好话,随手做些好事,随心帮助他人,都是随喜。
随喜,佛教用来专门对治我们凡夫一个很大的烦恼——嫉妒心。嫉妒心是与生俱来的,大家看几岁大的小孩子,你分好吃的给他们的时候,别人多分一点,他心中的嫉妒心就毫不遗漏的表现出来了!所以在普贤十愿里有一愿就是“随喜功德”,专门对治我们的嫉妒心。
不但不要有嫉妒心,还要学会去随喜别人,成全别人,看到别人过得幸福快乐,要像自己过得同等快乐一样祝福对方。
随喜看似在成全别人,实则是在帮助自己,帮我们降伏因嫉妒产生的烦恼,净化我们的心灵。学会转傲慢、嫉妒为欢喜、赞叹。也是在帮助我们不被外在的环境所绑架,学会“境随心转,而不是心随境转”。
世间最自由最自在的人是谁?是掌控自己内心的人。
恒顺众生,随喜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