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看看佛陀教导我们怎么样布施?首先他让我们这样来观察布施。“若施彼已,则是我有”,通常我们会说:我有钱,我有什么,有什么。其实你把钱抓在手上,不一定是真正地拥有。佛经里叫“五不坚之财”。哪五个呢?有水火的。如果有水火的灾害,你的财产会损失吧?有盗贼的,盗贼有份,小偷上你家去偷,现在还可以在网上作案,所以是盗贼的;还有呢,是国王的。国王是指国家,以现在来说,如果发生金融危机,货币贬值,那你手上的钱,相当于被国家拿走了。还有可能是我们亲戚朋友的,因为如果你有钱,有些亲戚朋友可能会惦记你的钱,想办法来借,对吧?借了以后再想办法不还、少还。所以你拥有的钱,其实是这五个方面共同拥有,所以是五不坚之财,不是坚固的。
“余家中者,非是我有”,“已施者坚,余者不坚”,
看到了吗?钱啊,布施出去才是坚固的。为什么?布施出去就有布施的善业力量,这个善业的力量很大,佛经里有一个偈子:“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这里讲的业,包括恶业,也包括善业。所以如果你有布施的善业,这个善业经过很长的时间(百千劫的时间非常长),它的力量也不会消失,果报还会落在你的身上。
“已施后乐,余者现乐”。
这段经文太精彩了!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把钱、把财物布施出去,这种乐是什么呢?是未来的乐。相当于把你们的快乐存在银行,是你们未来的希望、未来所拥有的乐。“余者现乐”,留在你手上的钱呢,是现在的乐。姑且说是现乐,其实还不一定呢。“已施不护,余者守护”,如果你把钱布施出去以后,你不用再为这些钱操心——怎么守护它,怎么让它增值,怎么让它不受损失....。但是留在家里的呢,你就得操心了。

“若已施者,非爱所缚,余者增爱”,
已经布施出去的,由于这种布施的行为,我们就不会被贪爱这根绳子捆住,而留在自己手上的钱呢,会增长贪爱心,而且这种贪爱增长到一个程度会很可怕。过去的一年,党和政府反腐,在反腐中,我们看到有一些人对钱财很贪爱,以至于使他们敢违纪犯法。还有一些人的贪爱增长到一个可怕的地步——钱变成了他的“宗教”,恨不得晚上睡觉都搂着钱。
“若已施者,非我所心,余者我有。”
这句话有很深的佛理。我们众生有两种执著:我执,我所执。你们现在在柏林寺,如果家里给你打一个电话,说你非常喜欢的一个茶杯被家里的人摔碎了,你马上会心痛。所以杯子虽然在家里,但是其实是在你心里。这就叫我所执。我们拥有的一切都属于我所执,所以如果布施出去呢,就没有我所执的对象了。
“已施无怖,余者怖畏”。
布施出去的东西你不用害怕它被人抢走,但你拥有的东西你就会有害怕。
“若已施者,是道基柱,余是魔柱。”
如果布施出去,然后把这个功德回向佛道、回向无上正等正觉,那就是道的基础和柱子。
“已施无尽,余者有尽。”
你布施出去的钱,它是一种功德力。这种功德力,会给你未来的生命,带来无尽的影响,带来无穷的正能量。也许你帮助过一个人一百块钱,你无意之中做了这么一件事,而这个人又在某一个时间、空间的流转中帮助了别人...这么一个布施行为,给你自己带来无穷的善缘,甚至改变命运。这种故事很多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