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高考,都会听到有人抱怨:今年题目太难了……
有的考生会说:考得不好,就去出家。
佛门也有佛学院,想要进佛学院同样需要考试。
只是,你确认能通过佛学院的入学考试吗?
一、填空题
1、何为三宝?______、______、______
2、佛译言觉者,或智者,有十种称号,分别是______、应供、______、______、善逝、______、无上士、______、天人师、______。
3、法轮,______为名,法即______,轮指____________,有 ______、______二义,喻佛法能____________。
4、缘觉乘,又云______,亦云______,速则四生,迟则百劫间,修空法,不依如来声教,感飞花落叶之外缘,证辟支佛果,译云______
,或______。
5、所谓菩萨,梵语______,亦云______。菩萨所行法门无量,以______为其根本,分别是______、______、忍辱、______、禅定、
______。
6、佛陀出生地______,成道地______,最初说法地______,最后涅槃地______。
7、沙弥者,华译息慈,即息恶和行慈的意思。沙弥所受之戒,凡有十类。即:一、不杀戒,二、不盗戒,三、不淫戒,四、______,五
、不饮酒戒,六、______,七、______,八、______,九、______,十、离非食时戒。
8、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于隋唐时期形成宗派佛教思想,主要有禅宗、净土宗、律宗、密宗,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大
宗派,被称为中国佛教的特色。
9、“十法界”中的“四圣法界”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与佛。
10、中国华严宗三祖是______。
二、选择题
1、内心起瞋恚huì,要以_____对治?
A:因缘观 B:不净观 C:慈悲观 D:自在观
2、声闻是听闻到_____而悟道?
A:四圣谛 B:十二因缘 C:八正道 D:三法印
3、断除三界烦恼的圣人是_____?
A:佛 B:阿罗汉 C:菩萨 D:神明
4、称为妙吉祥的菩萨是_____?
A:普贤 B:文殊 C:观音 D:准提
5、菩萨修行的位次初地是指_____?
A:发光地 B:离垢地 C:欢喜地 D:远行地
6、我们所居的娑婆世界,经中称为_____?
A:三浊恶世 B:五浊恶世
C:七浊恶世 D:十浊恶世
7、印度中观理论的创始人是_____?
A:莲池大师 B:龙树大师
C:鸠摩罗什 D:道信大师
8、苦、乐、不苦不乐是属于_____的范围?
A:触 B:受 C:取 D:想
9、佛经有云“人有三事胜过诸天”,即_____?
A:戒定慧 B:忆念梵行勤勇
C:贪瞋痴 D:断舍离
10、哪一部经是佛无问自说_____?
A:金刚经 B:坛经 C:阿弥陀经 D:圆觉经
三、判断题:
1、三藏者,为经、律、论,为佛典之总称。( )
2、戒有禁止的意思,而三皈没有这个特质,所以三皈不是戒。( )
3、八正道可归结为三学,即闻、思、修三学。( )
4、阿难尊者说佛允许比丘的小小戒可舍,迦叶尊者对此表示认可。( )
5、汉朝时期,迦叶摩腾、竺法兰二人以白马载佛像经卷来洛阳,后建白马寺,此为我国有沙门、寺院之始,此二人在寺院译出《金刚波罗蜜经》,亦为译经之始。( )
6、制教是指三藏中的经论二藏。( )
7、止持的反面就是止犯,作持的反面就是作犯。( )
8、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周武则天以及五代后周世宗,史称"三武一宗"灭佛。( )
9、常常到处宣说他人犯戒的人,往往自己就是犯戒之人。( )
10、三乘共学的三法印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此法印为识别真伪佛法的标准尺度,是声间缘觉菩萨共通之教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