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2025年5月21日 星期三
法务专线:021-62668070    13901844859    咨询QQ:470208613、290303712    投稿/投诉信箱:fcy021@qq.com
字号: 收藏
分享到:

如何消除不能平等对待每一个人的分别心?

2020-05-13 12:22 来源: 丰财园精舍

       问题:

  我实在是不能用菩萨的那种大慈大悲的精神去对待每一个人,同一件事面对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如何逐渐消除这种分别心呢?

 

       光耀老师:

  凡夫不能大慈大悲,是正常的。慈是予乐,悲是拔苦。概有三种:

 

  一、生缘慈悲:也叫有情缘慈、众生缘慈。缘,就是缘念,即缘念观察一切众生犹如赤子,而予乐拔苦,此乃凡夫以及小乘人最初之慈悲,也称小悲。

 

  二、法缘慈悲:谛观一切法乃无我,而生起之慈悲。这是大阿罗汉及菩萨之慈悲,又称中悲。

 

  三、无缘慈悲:谛观诸法平等,而生起无分别心的绝对之慈悲,这是佛独具之大悲,故特称为大慈大悲。

 

  初心学人欲学大悲,不妨先从小悲开始,也就是众生缘慈悲开始。一般来说,也有三个过程:

 

  一、慈及亲爱:无论是给予快乐还是拔除痛苦,先从身边最亲近的人开始。前面说犹如赤子,就是看作自己的小孩子,父母给予孩子快乐是无私的、父母不忍孩子痛苦也是感同身受的。从亲密关系中修慈悲,也恰如这样。

 

  二、慈及中人:不仅对身边人慈爱有加,对其他人、甚至完全不认识的人,见其有难也能和善慈悲、予以救苦。这个比慈及亲爱又进了一步,因凡夫对亲密关系者更易爱恨交织,素不相识者往往冷漠。

 

  三、慈及怨憎:如果慈悲心再进一步修,还要惠及与自己有怨恨甚至有仇的众生,这个比较难,不仅放下仇怨,还要进一步帮他。但要修慈悲,就必须要去做。

 

  由于这只是从众生缘慈角度修慈悲,并不是如法缘慈、无缘慈以般若智慧照见众生与我之关系,所以修众生缘慈时要一并修忍辱,众生刚强难化,我们又智慧不够,亦如孩子顽皮气恼父母,大家同时懊恼捉急!所以菩萨先要能坚忍众生对自己的恼害,才能进一步修众生缘慈,这样相辅相成会更有效果。


编辑:明慧
法务专线:021-62668070  13901844859 | 传真:021-64756187 | 客服信箱:shijian021@qq.com
为报答天下父母养育之情、政府治化之德、社会各界维护之义、佛法僧三宝利乐之恩
普济畜生道愚痴之苦、饿鬼道惶惶之苦、地狱道无极之苦,故有丰财园在线佛教网
本网由中国佛陀教育协会、丰财园精舍联合主办
将此功德,回向十方法界。祈愿:三涂休息,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邪见众生,回向正道,悉发菩提心
持此功德,愿共六道一切众生早日脱离生死苦海,成就佛道!
Coryright © 2016-2021  丰财园在线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304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