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生活中是一个谨言慎行的人吗?哪些话说的越少福德反而越深?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佛教故事》,言语的真正意义其实是懂得三思而后言,懂得谨慎地面对自己所讲的每句话,懂得过滤掉不该说的话。不加思索的语言,有时会起到相反的作用,破坏关系,伤害他人,甚至还会招致祸端。所以在生活中,应尽量多一些高质量的有意义的谈话,少一些由烦恼习气引发的闲言碎语。

有一次,摩揭陀国的大臣禹舍婆罗门,到舍卫城竹林园拜访佛陀。禹舍婆罗门对佛陀说他是这样的一个人:凡是我亲眼所见的,我会准确地描述出来;凡是我亲耳所听说的,我会完全照我听到的陈述出来;凡是我所觉了的,我会按照觉了的说出来,从不失真。”
佛陀对这样的行径并不完全同意,就开示大臣禹舍说:
“婆罗门!我不说‘应当’或‘不应当’将所听到、所知道的一切全部说出来。
婆罗门!如果将所看到的说出来,会造成不善法的增加,善法的减少,那么,我就不说,反之,如果能促成不善法的减少,善法的增加,我就会说。听到的、觉了的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