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曾经问在我这里工作的青年人:佛光山给你们的薪水很低,以你们的学识可以轻易找到更好的工
作,为什么你们不去呢?青年人微笑着说:“在这里,我做的是我愿意做的事,实现的是我的志向,所
以每天都很快乐,工作也越干越好,这不比金钱更值得吗?”
我一向提倡:先有出世的思想,再做人世的事业;先具备出世的般若,再提起人世的精神。有的人
能人世,不能出世;有的人能出世,不能人世。举简单的例子来说:花花世界,物质文明的都市,我们
在里面生活得很惬意、很习惯;突然间把物质文明放下,到深山里面清修,过着出世的生活,就不习惯
。有的人过惯出世的生活,家庭可以不要,朋友也可以离开,财色名利一概都能放下,喜欢寂静;你叫
他人世,在都市的车声、吆喝声里他几乎一刻都不能过。
没有出世的思想,在人间从事事业会有贪心,会有执著;有了出世的思想,再做人世的事业,就等
于“文官不爱财,武将不怕死”,见到金钱不动心,遇到生死无所惧。这种力量要从出世的思想培养起
来。什么是出世的思想?
一、对人生要有无常的警觉。世间每一个人都有好生恶死的观念,其实人生一期的生命数十寒暑,
石火电光,刹那即过。沧海桑田,朝如青丝暮如云,昨日红颜今日老。普贤警众偈云:“是日已过,命
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吾人如果对世间兴起无常之感,对人生如有苦短的警觉,这就算出世
的思想了。
二、对物质要有远离的看法。几乎世间每一个人都喜欢金钱物质,有人甚至到死的时候,金钱物质
都不肯给人,他以为来生还可享用,所以贪敛集聚,最后一棺长盖,一坏黄土,抱恨而归。金钱物质本
来是给人用的,但有人不会使用,反而被金钱物质俘虏了。苏东坡说:“物质有穷,而欲望无尽。”吾
人对物质若不能有远离的看法,就会做物质的奴隶;假如吾人有出世的思想,则就能超然物外了。
三、对情爱要有淡化的观念。情爱的罗曼蒂克是青年人向往的诗情画意的美梦,要青年人淡化情爱
,这是强人所难,不合时宜。情爱固然令人神迷心荡,却也给人带来不少烦恼,甚至把人推进毁灭的深
渊。“情不重,不生娑婆”,因为爱,才有生死,才有是非;因为爱,才有你我,才有烦恼。“爱念不
去除一分,道念不能增加一分”,佛教不是要人合弃情爱,是要人以智化情。大家都能以般若智能淡化
情爱,则一定会得到佛法的最大受用。
四、对自己要存不满的要求。一般人向来都是对人不满,怎可对自己不满?其实,我贪、我爱、我
执、我嗔、我怨、我妒、我痴、我私等,若自己有这一切的毛病,怎可还对自己满意?对自己满意,是
自己对道业进步的最大障碍。人生到处都是缺陷,你对缺陷满意,缺陷如何才能填满?吾人全身都是业
障,对业障满意,业障如何才能消除?若对自己有不满,道德人格才会有所增进。
以出世的思想,开创人间人世的事业。我常常对此提出说明:以退为进,是我们出世的思想,以无
为我,是我们出世的思想;以空为乐,是我们出世的思想。我们具备了出世的思想,再来办人世的事业
,所拥有的快乐是一般人所没有的。所以,没有薪水待遇不要紧,没有奖状赞美不要紧,就是遇到一些
挫折困难也无动于心。所以,真正的出世,才能真正的人世。
佛光菜根谭
生活要佛法化,
信仰要理智化,
处世要平和化,
修持要日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