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法务专线:021-62668070    13901844859    咨询QQ:470208613、290303712    投稿/投诉信箱:fcy021@qq.com
字号: 收藏
分享到:

学者研讨全球史视阈中的宗教研究

2016-12-22 09:38 来源: 丰财园在线


    12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与中国宗教学会主办、《世界宗教研究》编辑部与英文季刊《中国宗教研究》承办的首届“全球史视阈中的宗教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内外30多个研究机构、大学的60多位有关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卓新平研究员发言指出,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史逐渐在当代西方史学中异军突起,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学者的普遍关注与讨论。同时,全球史所提倡的“全球史观”这一宏观视野,主张用“全球观点”来看待当代问题,超出了史学的范围,近些年被广泛运用到政治、军事、外交、气候、环境、移民、性别、宗教、物种传播、文化交流等研究领域。全球史视阈中的宗教研究无疑会有力地破除欧洲中心论的一些成见,会给中国的宗教研究提供诸多新的研究视角、领域、课题、思路、材料等,它不仅具有方法论的意义,而且具有更重要的理论意义。 

《世界宗教研究》副主编、英文季刊《中国宗教研究》执行主编李建欣指出,在全球史的视阈中对宗教的观照,既可以是域外宗教,又可以是本土宗教。从全球史的视阈对宗教研究进行观照,将是对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强有力的学术支持,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魏道儒发表了题为《全球史视阈中的佛教研究》、文物出版社原总编辑葛承雍发表了题为《丝绸之路视野下的中古“三夷教”:景教、祆教、摩尼教入华的传播与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邱永辉发表了题为《印度教在中国的传播及佛教中国化问题》、清华大学教授沈卫荣发表了题为《全球化背景中的藏传佛教研究》、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丁方发表了题为《索罗亚斯德教艺术与佛教、基督教》、清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圣凯法师发表了题为《佛教中国化的内涵、历史经验与现代意义》的主题演讲。 

本次研讨会具有多领域、多学科、多宗教、多主题的特点,与会者来自不同的研究领域和学科,主要是历史学、宗教学、艺术学、哲学、国际政治等;涉及佛教、基督宗教、三夷教(景教、祆教、摩尼教)、伊斯兰教、印度教、道教等;研讨的主题多样,主要有宗教传播、宗教艺术、宗教人物、宗教经典、宗教运动、宗教史学、宗教学术史、宗教人名、宗教与政治、宗教心理等。

编辑:admin
法务专线:021-62668070  13901844859 | 传真:021-64756187 | 客服信箱:shijian021@qq.com
为报答天下父母养育之情、政府治化之德、社会各界维护之义、佛法僧三宝利乐之恩
普济畜生道愚痴之苦、饿鬼道惶惶之苦、地狱道无极之苦,故有丰财园在线佛教网
本网由中国佛陀教育协会、丰财园精舍联合主办
将此功德,回向十方法界。祈愿:三涂休息,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邪见众生,回向正道,悉发菩提心
持此功德,愿共六道一切众生早日脱离生死苦海,成就佛道!
Coryright © 2016-2021  丰财园在线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304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