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位达缘长老弟子和善信满怀感恩之心、虔诚之心共襄盛举,共同诵经拈香,表达对达公上人的真挚怀念,并以此功德祈愿佛日高悬、正法久住、世界和平、国泰民安。整个法会现场庄严殊胜、安祥肃穆。时光飞逝,达公上人离开我们已经六年了,但是,达公上人爱国爱教、慈悲济世的形象,淡泊名利、与人为善的德行和筚路蓝缕、振兴道场的情怀,至今仍深深烙在我们心底。我们不但要追忆达公上人娑婆示迹之形,更要继承达公上人遗志,续佛慧命,为社会和谐,佛教兴旺,作出应有的贡献。达缘长老致力于佛教道场的恢复和振兴,全身心投入于弘法利生,为佛教文化事业振兴、佛教慈善事业开展、佛教僧众队伍的建设、绍隆佛种、续佛慧命的接班人培养事业等,作出了不凡的业绩。
达缘长老:
俗名庄国雄,一九一九年七月六日诞生于上海金山枫泾镇一户殷实的世代书香门户。由于法师出生时即露出灿烂的笑容,因此以外号弥陀而闻名乡里。法师由佛化的家庭熏陶,自幼信奉佛教,为虔诚的佛教居士。一九三五年,达公上人在上海法藏讲寺,依止天台宗一代宗师兴慈法师正式皈依三宝。嗣后,法师的修行日益精进增长,终于慧根具足。于一九四四年在普陀山梵音洞住持、临济宗传人洽义上人座下剃度为僧,法号达缘,字惟良。五十年代初,由于历史的原因,达公上人被迫离开普陀山梵音洞,回到故乡枫泾镇,住进了早已挪作他用的性觉寺偏房,与尚在寺院生活的几位出家僧一起,坚持修学,艰难地坚守着自己的信仰。一九六四年四清运动时,达公上人终因性觉寺所有的出家众被遣散,也再度被送回家,参加田间劳动。文革开始后,达公上人先后在麻袋厂、化工厂做工人。一九八零年,达公上人再次重返普陀山,重新穿上袈裟,协助妙善长老修复普陀首刹普济寺,并在寺院任香灯师三年;后又返回自己出家的寺院梵音洞,将梵音洞从一个小茅蓬恢复为壮观庄严的寺院;当梵音洞道场建设功德圆满时,嗣后,他又主动向妙善长老要求承担善财洞的修复任务。一九八九年,金山区宗教事务办公室的两位领导亲自赴普陀山,探望拜会达公上人,请求达公上人返回故乡,振兴家乡的佛教事业,恢复故里的佛教道场。自此,法师由普陀山回到家乡金山,为金山佛教道场的恢复呕心沥血,奔波操劳,他虽已是耄耋之年,修复寺院、重振道场、承续法脉的壮志却毫无退却。在他的引领下,金山区的性觉寺、松隐禅寺、万寿寺、五龙寺、东林寺等五所重要的寺院,先后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至本世纪初,相继开放,金山地区佛教事业薪火相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