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法务专线:021-62668070    13901844859    咨询QQ:470208613、290303712    投稿/投诉信箱:fcy021@qq.com
字号: 收藏
分享到:

重庆慈云寺近日发现僧侣墓群 对研究川渝佛教宗派传承有重要意义

2013-03-27 11:56 来源: 丰财园在线
       丰财园在线重庆讯  近日,重庆市文物考古所对慈云寺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并调查了建筑群和僧侣墓群。此次考古调查发现了大型台基5进、石碑3通、各类题记8则、各类造像5尊、精美石构件9件及墓地3处。该遗址群由建筑遗址和僧侣墓群两部分组成,建筑遗址主体分布于五进建筑台基之上,分布面积约4000平方米,顺山势逐级修成“阶梯式”平台为基础,其上建造房屋等建筑,平台以踏跺相连接。
 
       遗址上分布有前殿、大雄宝殿、观音殿以及院落等。僧侣墓群分布于遗址群北侧、西侧山坡上,由三处墓地相连组成,分布面积约7000平方米,已暴露墓葬100余座。形制上有石室墓、石围土塚碑楼墓及崖墓;埋葬方式上分为火葬和土葬;外观上除有墓塔外,多数墓室门楣上还有题字。
 
       考古专家指出,综合判断,该墓群为宋代至清代慈云寺僧人墓群,其中以慈云寺住持崖墓、第五世住持墓、白杨后裔墓、净修禅师墓等为代表。慈云寺遗址群规模较大、布局清晰、保存较好,且保存有部分纪年题记、精美雕刻构件、造像等,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佛教考古价值,对研究重庆地区僧人埋葬习俗、川渝地区佛教宗派的传承有着重要意义。
 
慈云寺:
       位于重庆市南岸区玄坛庙的狮子山上,该寺创建于唐朝,重建於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初名观音庙,1927年云岩法师募资扩建,更名慈云寺,是当时全国惟一僧尼合庙的佛教寺院。寺庙现存佛教建筑有十八亭楼、大殿、普贤殿、六殊殿、观音殿、韦陀殿、千手观音殿、古佛洞等,大部为唐代所建,最后一次修整是在1936年。寺门左侧卧一石刻青狮,与长江对岸的白象街遥遥相望,素有"青狮白象锁大江"之说。慈云寺建筑具有中西风格,在中国佛教寺院中独树一帜。寺内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普贤殿、三圣殿、韦驮殿、藏经楼、钟鼓楼等。慈云寺所藏文物玉佛、金刚幢、千佛衣、藏经、菩提树等并称五绝。藏经楼藏有珍稀本影印宋版《碛砂大藏经》一部计6363册,以及佛教经典、金绣佛挂像、千佛衣、古代指书指画和日本早年出版的全套佛像影画等。还有一棵国内罕见的菩提树,系60年前自印度移植,如今已枝繁叶茂。树下池内有雕塑莲花一朵,上立释迦太子像,四周塑有九条龙,口喷清泉,曰"九龙浴太子"。 大雄宝殿正中供奉的释迦牟尼玉佛,高187厘米,重1500多公斤,系中国四大玉佛之一,1931年由缅甸迎来。玉佛前悬挂着四个金刚幢,上面有五色金线盘结粘贴而成的《金刚经》全文。


编辑:admin
法务专线:021-62668070  13901844859 | 传真:021-64756187 | 客服信箱:shijian021@qq.com
为报答天下父母养育之情、政府治化之德、社会各界维护之义、佛法僧三宝利乐之恩
普济畜生道愚痴之苦、饿鬼道惶惶之苦、地狱道无极之苦,故有丰财园在线佛教网
本网由中国佛陀教育协会、丰财园精舍联合主办
将此功德,回向十方法界。祈愿:三涂休息,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邪见众生,回向正道,悉发菩提心
持此功德,愿共六道一切众生早日脱离生死苦海,成就佛道!
Coryright © 2016-2021  丰财园在线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304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