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新中国成立以来出土遗物数量最多的佛教造像埋葬坑,不久前在河北邺城被发现,共发掘佛教造像2895件(块)。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联合组成的邺城考古队,于2012年春节期间在河北省临漳县邺城遗址东部北吴庄,发现了这一巨大的佛教造像埋葬坑。
此次发掘共出土编号佛教造像2895件,造像碎片有78个自封袋,达数千件。根据发掘过程中的粗略统计,有题记的超过百件,绝大多数是汉白玉造像,少数为青石造像,“根据造像特征、题记年代等初步认为,这批佛教造像时代主要是东魏北齐时期,另有个别北魏时期青石造像,也有个别唐代风格造像。”
出土佛教造像工艺精湛,造像精美,类型多样,题材丰富。多数为背屏式造像,另有部分单体圆雕的佛和菩萨像。主要题材有释迦像、阿弥陀像、弥勒像、释迦多宝像、观音像等。多数造像保存有较好的彩绘和贴金痕迹,这些都充分显示了北朝晚期邺城作为中原北方地区佛学中心和文化艺术中心的历史地位。
这批佛教造像时代跨越北魏、东魏、北齐和唐代,北魏晚期、东魏、北齐、唐代各时期纪年明确,时代前后衔接,为研究北朝晚期至隋唐时邺城地区佛教造像的类型和题材提供了可靠的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