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烦恼天天有,不捡自然无。
怀善心,做善事,一生无愧。
怀平常心,做平常事,日夜安宁。
不忘人恩,不念人过,
不思人非,不计人怨。
看淡人世的纷争,看轻得失的轮回,
心安即是归处。
无事时心能静,是一种修养。
古人有句话说,“人生莫如闲,太闲反生恶业,人生莫如清,太清反类俗情”,人在有事的时候,一般都能有一个专一的目标,一心用在做事情上的时候,保持沉静的心态并不是很难。反而是无事的时候,人就很容易在是是非非中变得浮躁不安,受到种种外界的诱惑。
会怠惰、在消沉中无所事事,会放纵、在欲望中不能自拔,会胡思乱想、生出许多无谓的争执。从而丧失了自己本心中的纯粹与追求。
所谓“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无事的时候,需要修养的正是这种静的本事。静能够让人保持清醒的头脑,在纷杂的世事中看清一切事物的本源。
《道德经》中有言,“静为燥君,重为轻根,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
利用无事的时间去静静的回味、思索、反省,知道自己内心真正追求的东西,才能戒除内心浮躁的气息,才能修身养德,培养一种君子人格。
有事时心能定,是一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