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些人时常以种种粗俗、恶毒的语言,直接、间接地攻击别人,或指责别人的错误、弱点,使人伤心痛苦。
之后他们会感到以这种粗重方式来释放和宣泄情绪很惬意、很有力,这种错觉会让许多人乐于将粗恶语当成自己的习惯,却忽视了它引发的过患。
《百业经》中说,曾经有一个比丘,嘲讽其他的比丘:“哎呀!瞧你这副长相,完全就像只猴子!”他为这句话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连续五百世转生为猴子。
反观内心,粗恶语的来源就是我们粗陋的内心世界,因为强烈的自我意识会将自己反感或热衷的事物,用粗暴的行为表达出来。
即由贪嗔痴慢疑五毒任何一种引发而在语言上释放,温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真诚和善的语言温暖人心,优雅柔和的语言是举止高贵的表现,令人赞叹,能为我们聚集事业成功的善缘。相反,粗恶语造成人际关系紧张、朋友反目、事业障碍,自害害他,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
语言就是挂在嘴上的双刃剑,既能伤人,也能帮人,善恶存在一念之间。因此,我们应善护口业,多检点自心,说诚实语、柔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