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教中有“菩萨低眉”之说,这个“低眉”就是一种慈悲,“慈予安乐,悲为拔苦,常怀慈悲,是菩萨心”。当我们进入寺院里,就会发现,不管是三世一切佛,还是诸大菩萨的造像,都是慈悲祥和的神态,有很强的亲和力与摄受力。这种慈悲,就是佛教接引众生的大智慧。把佛菩萨的慈悲理念应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之中,就是要慈爱一切众生、悲悯一切众生,时刻想着拔除他们的苦痛,给予他们以快乐。
佛教中的慈悲,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即对一切众生都很宽容大度,愿意接受他们的一切,更愿意帮助他们解决任何困难。慈悲心即是宽容心,慈悲对人就是宽容待人,不斤斤计较,不睚眦必报。我们若能以慈悲心对待身边的人,以宽容大度对待遇到的事情,就能营造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助力于自己的工作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