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法务专线:021-62668070    13901844859    咨询QQ:470208613、290303712    投稿/投诉信箱:fcy021@qq.com
字号: 收藏
分享到:

明如居士:物质世界与心灵世界

2016-09-08 09:18 来源: 丰财园在线


从圣者的教言中采集智慧和慈悲的鲜花来装饰自己的心灵殿堂

顾名思义,所谓物质世界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譬如,睁开眼睛,我们会看到外面形形色色的物质,如山河、大地、房屋、花草、树木、人物等等;用耳朵听,我们能够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如汽车的嘈杂声、乐器的演奏声、人的说话声等等;用鼻子,我们可以呼吸到空气并且闻到空气中的各种气味;用舌头,我们能够尝到各种食物及其味道;用手,我们可以触摸到各种各样的物体以及物体的冷热软硬等。总之,“眼耳鼻舌身”这五根的对境“色声香味触”构成了人们通常所认为的物质世界。

所谓心灵世界,是指人的种种心理习惯以及种种心灵体验。心理习惯是人们看待事物的一种习惯性的态度,它是以潜在的方式隐藏在心灵中的;而心灵体验是指心中所生起的各种思想以及喜怒哀乐等种种心理活动和感受。

佛经中说,从无始以来,众生养成了只向外观察外境而不向内观察自心的恶劣习惯。所以,时时浮现在绝大多数人心中的只是外面的物质世界,而对于内在的心灵世界,人们却熟视无睹,甚至忽略了它的存在。虽然每个人的内在心灵世界每时每刻都在运作着,并且决定着一个人的生命轨迹,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甚至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内在心灵世界的存在和作用。快乐着,却不知道谁在快乐;痛苦着,却不知道谁在痛苦;思考着,却不知道谁在思考;体验着,却不知道谁在体验……。这就是绝大多数世人心灵的真实写照。难怪古人说:“贪看天边月,忘却手中珠。”意思是说,人们只知道观察和追逐外面的物质世界,却忘却了自己内在的心灵世界。宋代大文豪苏轼也在一首佛理诗中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意思是,人们不了解庐山的真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同样,我们不了解自己内在的心灵世界,只因为我们时时刻刻都处在自己的心灵世界之中。

由于忽略了自己内在心灵世界的存在,人们就觉得自己所生活的环境好像只是外面的物质世界。所以,为了创造美好的生活,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搞好“物质文明建设”。人们常常偏颇地认为,只有物质世界丰富了、美好了,我们的生活才能美好起来。忽略了心灵世界的人,自然就会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外在物质的追求上,在这些人的眼中,所谓“幸福人生”,就是拥有得越多越好、享受得越多越好,所以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玩得好,就是他们的唯一追求。

然而,当我们仔细观察自己内在心灵世界的时候就会发现,上述观点实在是片面而且偏颇的。内在的心灵世界虽然无形无相,但却是我们的直接生活环境,外在的物质世界虽然有形有相,但却只是我们的间接生活环境。将外在的物质世界和内在的心灵世界进行比较就会发现,物质世界无论离我们有多么近,即便是贴身穿的衣服、自己居住的房屋,离我们的身体总还是有一点点距离,而内在的心灵世界却和我们没有距离,我们就是我们的心灵世界。心灵世界痛苦和忧伤,我们的整个生命就是痛苦和忧伤的,此时无论穿在身上的衣服有多么奢华和舒适,吃在嘴里的食物是如何鲜美,其它外在的物质世界如何美好,都只是眼耳鼻舌身五根面前的一些摆设而已。相反,如果我们的心灵世界是美好而安祥的,则我们的整个生命就是美好而安祥的,此时即便外在的物质世界并不富丽堂皇,但是我们内心所感受的美好和安祥却是实实在在、真实不虚的。

所以,每个人所居住的真实环境实际上就是他(她)自己的心灵殿堂。心灵殿堂仁慈而智慧,他(她)的生命就美好而安祥;心灵殿堂五毒炽盛,他(她)的生命就烦恼而痛苦。总之,心灵殿堂是怎样的,这个人的生命就是怎样的。可以说,一个人的心灵殿堂就是这个人生命的全部内含。

就像穿在身上的内衣和外衣一样,我们的肌肤直接接触的是内衣而不是外衣。内衣的质地粗糙,则会使我们的肌肤感觉到不舒服,相反内衣质地柔软,我们的肌肤就会感到舒适,而外衣的质地无论是粗糙还是柔软,都不会直接被肌肤感觉到。同样,物质上的“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并不是究竟的好,而心灵世界的美好才是究竟的美好。物质世界的美好和丰富,在没有引发心灵世界的美好之前,对我们来说都是无用的。

这样观察心灵世界和物质世界的关系之后,一个智者就会发现,要想获得快乐和快乐的人生,最直接而根本的方法应当是通过调整和改造自心来建设一个美好的心灵世界。通过调整和改造外境来创造美好和快乐人生是迂回曲折的间接方法,是不可靠的。事实上,决定心灵快乐与痛苦的根本原因不是外境,而是自心看待外境的态度。例如,对于同样一朵鲜花,当我们用热爱的态度看,自心就会感到快乐;当用厌恶的态度看,内心就会感到痛苦;用无所谓的态度,内心既不会有痛苦也不会有快乐。由此可见,仅仅拥有外在美丽的鲜花还远远不够,如果我们不善于用美好的态度看待外境,内心缺乏热爱生活的习惯,即便花费再多的精力将再多的鲜花陈列在我们面前,内心也不会感到快乐。

离苦得乐是整个人类共同的追求。但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智者和愚人所采用的方法却有天壤之别。愚人只是一味地追逐外境,将自心的安乐建立于外境之上,等到他们吃尽千辛万苦,将价值昂贵的鲜花放在自己面前的时候,却发现由于自己心灵世界缺乏热爱生活的秉性,这些昂贵的鲜花根本无法使自心快乐起来,相反由于内心具有挑剔、厌恶和怀疑的习惯,因此虽然鲜花已经陈列在面前,但却因为鲜花的价格昂贵而抱怨和愤懑。智者追求安乐的方法,不是去大搞“物质文明建设”,而是着力于内在的“精神文明建设”。智者时时装修着心灵的殿堂,当“贪嗔痴慢嫉”五毒的灰尘落在心灵殿堂的时候,他们就用“戒定慧”的扫帚迅速扫除,他们会从圣者的教言中采集智慧和慈悲的鲜花来装饰自己的心灵殿堂。具有美好心灵世界的人,无论处在什么样的物质世界之中,内心都能美好而安祥。就像穿着柔软内衣的人,无论穿粗糙或柔软的外衣,肌肤都不会感到不舒服一样。

《密严经》中说:“众生身中种种诸法,意为先导,意最疾速,意为殊胜。” 《正法念处经》中也说:“心为系缚解脱本,是故说心为第一。”当我们将物质世界和心灵世界的重要性加以观察和对比时就会发现,心灵世界的建设实在是最最重要的事情。可以说,人生是否幸福,关键依赖于心灵世界的建设。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会自觉自愿地走向修心之路,就会自然对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教言生起诚信,并且会对大多数世人重视外在物质世界、轻视内在心灵世界的舍本逐末行为生起极大的悲心。

 

所以,一个人要想获得幸福和美好的人生,关键在于建设一个美好的心灵世界!

 

 

 

编辑:admin
法务专线:021-62668070  13901844859 | 传真:021-64756187 | 客服信箱:shijian021@qq.com
为报答天下父母养育之情、政府治化之德、社会各界维护之义、佛法僧三宝利乐之恩
普济畜生道愚痴之苦、饿鬼道惶惶之苦、地狱道无极之苦,故有丰财园在线佛教网
本网由中国佛陀教育协会、丰财园精舍联合主办
将此功德,回向十方法界。祈愿:三涂休息,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邪见众生,回向正道,悉发菩提心
持此功德,愿共六道一切众生早日脱离生死苦海,成就佛道!
Coryright © 2016-2021  丰财园在线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304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