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高深,那是佛的事,我们普通人恐怕学不了,学了也没用吧?

放下分别执着,精进修学,人人皆可成佛陀,成圣成贤,成荛成舜,乃至成大企业家李嘉诚和苹果CEO乔布斯。
放下一份烦恼,得一份喜悦,若全部放下了烦恼,就如世尊般获得圆满的喜悦。
佛法是佛经过一番苦心修行,觉悟出的宇宙人生真相,他又以大慈悲心将此真理告诉了我们,希望我们在生活中也能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不受烦恼的束缚,不被痛苦所驾驭,得到究竟圆满的快乐。只要我们学了佛的教导,就必定能获得利益和启发,比如:佛说“诸行无常”是真理的法则,但我们凡夫就是接受不了世间无常的变化,不愿面对身体生老病死的降临,只看到眼前短暂虚幻的享受,看不透“鸡笼有食汤镬近,野鸡无粮天地宽”的真实结果。倘若我们明白了世间万事万物“诸行无常'的变化空性,那我们的人生就会不变随缘,自在无碍,当下就是佛国净土。
我们初学之人,不一定要求自己一下子就和佛一样,这是不现实的,欲速则不达,每样事情都有个渐进的过程。不过,学一成就能得一成利益,若没学就一成的利益也得不到了。当然,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上坡会比下坡费力些的。
我们常人学佛,只要尽心了,就会不同程度地得到利益,犹如我们要知道大海水的味道,只尝到一点就知道味道了,不一定要全部喝完全部大海里的水。
比如学佛的慈悲,我们不一定一下子就能和观音菩萨的慈悲境界相同,但只要我们学了慈悲,生活中的人事关系就会好很多,因为,慈悲的人没有敌人。再比如,我们学包容,我们初学人的包容境界也不见得和弥勒菩萨能一样,但是,只要我们学了弥勒菩萨的包容精神,我们人生的格局肯定会更高,自身的价值肯定会发挥到最大化,因为,量大福大,包容心有多大,人生的舞台就有多大,这就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额头能跑马”的道理。其它如平等、和谐(出在《涅槃经》)、清静、博爱(出《无量寿经》)、禅定、觉悟,乃至大愿、大智、大行等理念,都有很强的实用性。
赵朴初老居士曾说:“佛陀出生在人间,说法度生在人间,佛法是源出人间并要利益人间的。”又说:“我们提倡人间佛教的思想,就是要奉行五戒、十善以净化自己,广修四摄、六度以利益人群。”概括说不外乎“自利”和“利他”,净化自己和利益人群。
所以,佛法不是玄学,不是佛给佛说的,而是给我们凡夫众生说的,既然是给我们凡夫说的智慧性的生活方法,我们自然是能学得到的,并且能得到真实受用的。
愿我们共同努力!